岩溶塌陷形成的动力因素

时间: 2020-07-31 20:57 阅读:
岩溶塌陷受到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动力因素的作用而产生。
(一)岩溶地下水的作用:
岩溶地下水的活动在岩溶塌陷的形成中具有多种作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动力因素,可以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气候季节的干、湿变化引起,也可以由于人工抽水、矿坑排水、水库蓄水、引水、灌溉和给排水工程的渗漏引起。
1.溶蚀作用
水对可溶岩的溶蚀过程极为缓慢。据观测计算,我国岩溶区其溶蚀量每千年为数十至百余毫米。作为岩溶塌陷基础的岩溶洞隙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但在石膏、岩盐类岩石分布地区,因采矿、水库兴建或其它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使其产生强烈的溶蚀作用,使新岩溶快速发育,为塌陷提供必要的条件。
2.改变土体的状态
岩土体中含水量随地下水位的升降而变化,含水量的增加一方面使岩土体的重度增大,如达到饱和,重度可增加约15~25%;另一方面对于粘性土因塑性状态发生变化而使其变软,强度降低。这些变化将使洞隙顶板的力学平衡状态恶化。
3.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岩土体都受到地下水浮托力的作用。当水位上升,浮托力按其增加的水头值增大,产生正压效压,如上复盖层较薄、上升水头较高时,就可能顶破盖层产生塌陷;当水位下降时浮托力消减,对于不透水的粘性土或砂土,其消减值为全部的下降水头或(0.6—0.7)倍下降水头,其作用相当于使盖层增加一个同值的附加荷载,对于粘性土一般可达到其自重的40%左右。这样可使盖层的稳定性降低甚至直接导致失稳塌陷。
4.地下水的渗透潜蚀作用
潜蚀作用是指地下水流在其流径上对土、岩颗粒产生的动水压力使其移动带走的作用,动力水的大小取决于地下水的坡降,产生潜蚀作用的起始水力坡降称为临界水力坡降,它的大小取决于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一般粘性土因其具有凝聚力,比砂性土要大。
沿着岩溶地下水流方向上的水平渗透潜蚀,在自然条件下因其水力坡降较小一般不易产生,主要出现于人工抽排水岩水位急剧下降的过程中,这时地下水的坡降流速增大,从而对岩溶洞隙通道中的松散充填物和复盖会产生潜蚀、冲刷和淘空作用。其结果,岩溶洞隙充填物被带走,在复盖层底部的洞隙开口处形成空洞,成为土洞的雏形。并在岩溶水位下降到基岩顶板之前继续受到潜蚀、冲刷而逐渐扩展。
在双层含水层结构分布地区。潜水或土层水向岩溶地下水的垂向渗透,以及降雨和地表水的垂向入渗,可产生垂向渗透潜蚀作用,这时入渗水流向着洞隙开口处汇聚和集中渗透。这种作用在抽排岩溶地下水水位急速下降的情况下最为显著,因上复土层的渗透性比岩溶含水层要小得多,其水位的下降速度也就要慢得多。这样水位差将随着岩溶水位的下降而增大,当水位降至复盖层底板时,其水力坡度达到最大(可接近1),浸蚀作用也最强。在上述作用下土洞不断向上扩展而导致失稳塌陷。
5.岩溶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岩溶洞隙空间的正负压力作用
岩溶地下水位上升时,封闭较好的岩溶洞隙空间的气体受压形成高压气团,对其周围的岩土体产生正压作用,当盖层较薄时,可冲破盖层岩土体,形成气爆,造成塌陷。这类塌陷称之与冲爆塌陷,主要见于岩溶山地地下河的通道上。
岩溶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可在封闭的岩溶洞隙空间产生负压,对复盖层土体产生附加吸力而使其遭到吸蚀剥落并向下迁移。对于上复土体中所含的水,负压使其增加了向下渗透的附加水头,从而加剧了对土体的潜蚀作用,加速土体的破坏和土洞的形成和扩展。负压的大小取决于复盖层的封闭程度和水位的下降速度,在安全封闭条件下,其理论最大值为一个大气压,实际上复盖层的封闭性只是相对的,地下水位下降速度除矿坑突水骤降外一般也是较缓慢的。因此其作用有限,完全由负压吸蚀产生的塌陷只有在极特殊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
6.岩溶地下水位波动的散解作用
岩溶地下水位波动使岩溶洞隙上复盖岩土体处于频繁的干湿交替状态,使其发生崩解和剥落,促进土洞的发育和扩展。形成于地下水位波动带中的土洞除了入渗水流的潜蚀作用外主要与此种作用有关。
7.岩溶地下水的水击作用
岩溶管道中的地下水流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管道中因塌陷物的堵塞或充填物的冲决,使水流速度突然变化,水流的动能将转化为压力,形成一种向来水方向传播的弹性波即水击波,从而产生水击作用,冲击岩溶洞隙管道系统,引起与之相通的上方复盖岩土体的击穿与塌陷。据计算,岩溶管道中水流速度突然降低1m/s时,产生的水击压力可达到120m水头以上,可见其力之大。
8.地下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在洞隙管道中流动的地下水,一般具有和地表水一样的侵蚀作用,而且由于管道系统形态的曲折多变,多有涡流形成而具有很强的冲蚀、掏蚀能力。在洞隙的开口处,对上复土层的侵蚀常可形成土洞雏形,并参与土洞的扩展过程。 浅部岩溶洞隙常有松散沉积物充填,由于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地下水水力坡降加大,流速加快,这些充填物被迁移搬运,并在塌陷发育过程中不断将塌落物质带走,这样塌陷才能不断发展,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二)降雨及表水(库水、灌溉水、渠运管道渗漏水、建筑物地面排水等)的入渗作用
入渗水流对塌陷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洞隙盖层岩土体充水增重和软化作用;
2.垂直渗透潜蚀作用
3.地下水位上升使岩溶洞隙空间气团受压产生正压力
4.水库蓄水库水对库盘的静水压力形成附加荷载。
(三)河、湖近岸地带的侧向倒灌作用
河、湖近岸地带多有阶地发育,普遍分布着孔隙潜水与岩溶水组成的双层含水介质。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向河、湖排泄。其水位随河、湖水位的起落而波动。但在汛期洪水位急剧上升的情况下,河、湖水将向地下水产生侧向倒灌,地下水位随之上升。这时岩溶地下水对洞隙上复盖层土体产生正压力或使浮托力增大。在洪水位迅速回落时,岩溶地下水位由于其迳流较通畅亦随之很快下降,对洞隙上复盖层的浮托力很快消减,而潜水位因渗透性相对较弱下降较缓慢,使潜水位与岩溶水位之间的双层水位差增大,从而通过洞隙开口处从潜水含水层向岩溶洞隙产生垂向的渗透潜蚀作用,在盖层中形成土洞进而扩展塌陷。这种现象称之为洪水倒灌潜蚀塌陷,简称为洪水塌陷,一般在自然条件下即可形成,如有人为因素的叠加,可加快塌陷的发展速度。
(四)地震与振动作用
我国属多地震国家,在岩溶地区的《地方志》中就不乏地震引起塌陷的记载,近年来的唐山、海城等地震都有产生塌陷的实例。地震对塌陷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地震力使洞隙盖层岩土体产生破裂、位移形成塌陷;洞隙上复浅埋的松散饱水细粒砂层“液化”而形成塌陷,砂土液化是指饱水松散砂、土在震动作用下有变得紧密的趋势,导致其孔隙水压力骤然升高,砂粒间接触点上传递的压力减小甚至消失,这时砂粒之间就会脱离接触而完全悬浮于水中像液体一样流动的作用和现象,其特点是伴随有喷水冒砂现象。
除了构造地震外,岩溶区的塌陷地震和大型水库蓄水诱发的塌陷地震时有发生,一般其强度较低,为1—2级,影响范围较小,不致于引起塌陷,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产生塌陷。如桂林柘木镇漓江岸边的地下河出口处管道顶板基岩中产生一直径约35米的塌陷,并出现地震效应。受地震力的冲击并因管道堵塞水流突然受阻产生的水击效应,使柘木镇阶地地面出现喷水冒砂及数十个塌陷,塌陷的散布范围达350米以外。
人为的爆破和车辆振动,也可造成洞隙顶板的塌落而形成塌陷,主要见于隐伏土洞发育地区,这些土洞顶板已接近极限平衡状态,在强度不大的振动力使用下产生附加荷载效应而导致塌陷。
(五)重力和荷载作用
重力是在塌陷形成过程中自始至终起作用的一种内力、自然条件下的基岩塌陷都是以重力作用为主导而产生的。隐伏土洞的突然塌陷,大多也是土洞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不断向上扩展,直到土洞顶板在重力作用下其强度难以支承而失稳塌落。
荷载产生附加压力,其作用与重力作用类似。荷载压穿洞隙或土洞顶板引起塌陷主要见于顶板接近于极限平衡状态的隐伏土洞地区。
(六)酸碱液的化学潜蚀作用
在现代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中,废酸碱液的排放日益增多,它对岩溶地区的岩土体产生强烈的溶蚀和潜蚀破坏作用,大量溶解带走可溶性物质,改变岩土结构,降低强度,导致塌陷。
更多知识请参考岩土百科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