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陷:地震与振动作用

时间: 2020-07-31 20:57 阅读:
  
  
  我国属多地震国家,在岩溶地区的 《 地方志 》 中就不乏地震引起塌陷的记载,近年来的唐山、海城等地震都有产生塌陷的实例。地震对塌陷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地震力使洞隙盖层岩土体产生破裂、位移形成塌陷;洞隙上复浅埋的松散饱水细粒砂层“液化”而形成塌陷,砂土液化是指饱水松散砂、土在震动作用下有变得紧密的趋势,导致其孔隙水压力骤然升高,砂粒间接触点上传递的压力减小甚至消失,这时砂粒之间就会脱离接触而完全悬浮于水中像液体一样流动的作用和现象,其特点是伴随有喷水冒砂现象。
  除了构造地震外,岩溶区的塌陷地震和大型水库蓄水诱发的塌陷地震时有发生,一般其强度较低,为 1 一 2 级,影响范围较小,不致于引起塌陷,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产生塌陷。如桂林拓木镇漓江岸边的地下河出口处管道顶板基岩中产生一直径约 35 米的塌陷,并出现地震效应。受地震力的冲击并因管道堵塞水流突然受阻产生的水击效应,使拓木镇阶地地面出现喷水冒砂及数十个塌陷,塌陷的散布范围达 350 米以外。
  人为的爆破和车辆振动,也可造成洞隙顶板的塌落而形成塌陷,主要见于隐伏土洞发育地区,这些土洞顶板已接近极限平衡状态,在强度不大的振动力使用下产生附加荷载效应而导致塌陷。
更多知识请参考岩土百科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