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深基坑支护设计的经典法和弹性法

时间: 2020-07-31 21:06 阅读:
  阐述了GEO5中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两种设计计算方法:经典法和弹性法,对两种方法对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将两者进行了对比。
  进行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设计计算方法主要是经典法和弹性法。经典法基于传统的极限平衡状态理论,在不考虑围护结构和土的共同作用的情况下,用经典的土力学理论计算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然后求解嵌固深度、最大弯矩截面位置及最大弯矩值,最后进行支护结构设计。弹性法则是基于支护结构与其周围土体的变形协调一致的实际情况,将支护结构视作支承在一系列弹性支座上的梁(即弹性地基梁)来求解支护桩的变形与弹抗力,然后求解最大弯矩值及最大弯矩截面位置,再进行支护结构设计。
  GEO5“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模块中,主要采用的是经典法。该方法将内支撑和锚杆处假定为不动的连杆支座(即铰支),计算出支护结构两侧的土压力、水压力分布后,按照静力平衡计算支护结构各点的内力。软件中结构底端支座类型有固支和铰支两种,两种类型的求解过程都需要先计算出土压力零值点(即支护结构前后土压力相等的点),该点距坑底的深度由下式计算:
                                              u.png
其中,u-零值点距坑底的深度
      σa -基坑外侧坑底处主动土压力的大小
      K-总侧压力系数(Kp - Ka)
  γ-坑底以下土体的重度

  底部固支的支护结构的分析假设土压力合力为零的点 N(深度u处eak - epk = 0)和弯矩为零的点相同(即等值梁法)。分析时将支挡结构被分为两部分 – 结构顶端至零值点(上端梁)和零值点至结构底端(下端梁):
tu1.png
图1 底端固支支护结构的分析

  首先分析上端梁并计算锚固力 F 和零值点处的反力 R。此时,下端梁长度 x需满足其底端处的力矩为零(下端梁受反力 R 和相应土压力的作用)。为了满足剪力平衡,如图所示,计算出的下端梁长度将被延长 Δx。
tu2.png
图2 支护结构延长Δx

  对于底部铰支的支挡结构,假设其结构底端的弯矩和剪力都等于零。软件首先假设零值点的位置即为结构底端,然后再找到满足上面假设条件的结构底端的真正位置。该位置距零值点的长度为 x(如下图)。多道锚杆支护结构的求解过程与此相同。
tu3.png
图3 底端铰支支护结构的分析

  GEO5“深基坑支护结构分析”模块中,主要采用的是弹性法。弹性法以弹性地基梁理论为依托,需要说明的是,GEO5中采用的弹塑性共同变形法,与《建筑基坑支护设计技术规程(JGJ 120-2012)》中提到的弹性支点法相比,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关于这两种方法的对比,笔者之前专门写过帖子论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帖子《弹塑性共同变形法vs弹性支点法》,链接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UyMDEzNg==&mid=207809116&idx=1&sn=7259953c747795d5f59ffe521275e9d4#rd

  经典法和弹性法作为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的两种常用方法,它们之间不存在绝对对错和优劣问题。由于经典法的诸多假定,如锚杆处假设成支座,被动土压力定值,不考虑变形等,使得弹性法看起来更接近真实的受力,但如果没有经验,支锚刚度,土的m值(决定土弹簧的刚度)等取得不合适,计算出的内力就会有差异。

GEO5帮助文档(用户手册)官网下载地址:
      
云盘下载地址:
 
关注GEO5官方微信公众号“GEO5岩土设计”,关注更多GEO5使用技巧和计算理论
            <a href=http://qejc.cn/about/contact.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微信</a>二维码(小小)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