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BIM软件中构件与其附着层的关系探讨
一、
BIM模型是建筑的数字化虚拟模型,原则上以真实反映建筑
各组成部分(各构件)的模型与信息为己任。但从软件的实现方法角度来考虑,未必能完全按现实中的构件分类、组成部分以及连接关系等进行建模,必须通过内置一定的规则,既使模型尽可能接近现实,又使建模过程的操作相对简单,在深度方面也可根据应用阶段与用途进行不同深度的表达,同时还要满足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传递与协同设计的要求。
当前主流的BIM建模软件(本文以Autodesk Revit 2013、Graphisoft ArchiCAD 15为例)基本上按墙体、门、窗、柱、梁、楼板、楼梯、屋顶等构件分类体系进行整体软件框架的搭建,经过多个版本的改进已日趋成熟,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发现有不完善的地方。本文着重关注构件主体与其附着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现实中,墙体、柱、梁、楼板、屋顶等构件类别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有在构件主体之外添加饰面层的需要,有的还需在主体与饰面层之间添加填充层。由于饰面层与填充层均需附着在构件的主体之上,因此本文将构件的主体构造层称为“核心层”,核心层以外的饰面层与填充层统称为“附着层”。如图1所示,为常见的保温砂浆墙体的构造层次示意,图中的基层墙体即为核心层,基层墙体之外的多个构造层次均为附着层。
目前主流BIM软件对于构件的附着层,在逻辑上将其作为主体的一部分来考虑,在技术上则通过“复合材质”来实现。图2为Revit与ArchiCAD通过设定复合材质来模拟上述的保温墙体。
应该说复合材质解决了墙体、楼板、屋顶这几类构件的基本模型表达,但对于另外两类构件——梁跟柱,软件并没有提供很完善的解决方式,同时在实际的BIM整体应用中,复合材质方案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
二、
1.
1)
2)
在实际应用中,柱的饰面层基本可以解决,即使是Revit的结构柱,也可以通过加一层墙体来进行“手动包络”;但对于梁,除非修改自定义截面,否则几乎毫无办法。
2.
在墙、柱、梁、板等构件的交接处,附着层的连接处理非常复杂,很难做到核心层与附着层均连接正确,两个主流BIM软件均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仍未尽如人意。如图5所示,一个最常见的墙体与楼板、梁交接的节点,即可看出软件的不完美之处。
3.
对于结构专业来说,一般只需要考虑构件的核心层,当BIM模型导出至结构计算软件时,采用复合结构的构件可能会将核心层的尺寸误认为包含附着层的总尺寸,从而出现失误。比如通过IFC格式将Revit或ArchiCAD模型导入Tekla Structure,会发现所有构件都按总厚度显示,以这样的模型为基础进行协同设计很容易造成失误。
即使是Revit内部的建筑与结构专业通过工作集协同设计,对同一构件的不同理解也会造成配合中的麻烦或冲突。如图6所示,对建筑来说,楼板定位标高为10.700,其结构标高实际为10.650,但由于采用了复合材质,楼板没有任何参数表明其核心结构层标高比其定位标高低了50,因此对结构专业来说,这个楼板的定位也就成了10.700了。如果以结构楼板为准,只表达核心层,那么建筑专业中的楼板饰面层、填充层又无从表达,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
4.
Revit跟ArchiCAD都有考虑到对于BIM模型不同深度的表达需求。Revit通过“详细程度”来控制图面是否显示各构造层次,但无法仅显示核心层,并且“详细程度”功能对3D视图无效;ArchiCAD通过“复合层部分结构显示”功能可实现不同深度的切换。
但由于附着层始终属于构件的组成部分,无法单独剥开,因此在下游应用中,BIM模型的构件亦是核心层与附着层一体的,这导致某些功能难以实现,比如在现实中构件的核心层施工跟填充层、饰面层施工总是分开的,但将BIM模型导入Navisworks进行4D施工模拟时,一体化的构件很难将这两个施工过程分开表达。
5.
随着设计的推进,构件材料不可避免会有更改。对于墙体,目前BIM软件考虑得比较周到,提供了多种定位方式,如图7所示。以外墙为例,采用核心层外侧定位,则无论墙体增加保温层、修改饰面层或修改砌体厚度,其砌体外边线均可保持一致,不影响核心层的位置。
其他构件则没有这样的待遇。比如楼板与屋顶,虽然都可以采用复合材质,但其定位均为整体定位:楼板以顶部定位,屋顶以底部定位。以楼板为例,将架空木地板修改为地砖,会导致楼板的结构层高度变化,如图8所示,与实际明显不符。需说明的是,尽管在方案初期,可能只需考虑完成面的变高,反而需要图示效果,但一旦进入多专业协同设计阶段,这种结构标高的改变需极其慎重。
如果BIM模型应用到建成后的改建阶段,填充层与饰面层应可随意更换,但结构层一般不允许随意变更。目前的BIM软件一旦变更楼板面层材料厚度,其标高值还需相应修改,才能保持结构层标高不变。而楼板标高改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里不再展开。
6.
当前BIM软件的现状,导致在精细化设计时图面表达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二维的方式手动处理。前面也提到,在附着层的交接处很难处理,如图9所示,要将一个这样的节点处理好需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这种意义不大但又必不可少的图面处理将BIM设计流程的效率明显降低,往往让设计人员视为畏途。
三、
上面所总结的多方面问题,归结起来原因只有一个:将构件的附着层与核心层一起作为构件本身的组成部分,无法拆分,各种构件又各自为政,缺乏整体的考虑。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软件厂商可以以当前的框架继续细化构件设置、对构件之间的连接多加考虑,并对IFC格式转换进行附着层的专门处理,尽量减少实际应用中的障碍。
而当我们跳出单一类构件本身设置的惯性思维,不再纠结于不同构件附着层之间的连接关系,或许会有新的思路。回到“虚拟现实”的本源,重新考察附着层与构件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 我们发现,其实构件的附着层与核心层之间是一种“依附”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整体,在施工工序上也有明显的先后区别。就如“毛坯房”与“精装修房”的关系,核心层应当可以单独存在;附着层应当可以随时添加、拆除、更换,而不影响核心层的定位。
从这个思路出发,笔者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即在当前BIM软件的构件分类架构上,单独增加一个“附着层”的分类,在暂不考虑编程难度的前提下,“附着层”拟拥有以下技术特点:
1)
2)
3)
如果采用这样的思路,前面所述的问题将可以迎刃而解。
四、
1.
独立的附着层可以附着在墙、柱、梁、板甚至楼梯等各种构件的表面,如图10示意。
2.
按笔者的设想,同样材质的附着层可自动连接,那么构件的交接部位就可以只考虑主体的交接,附着层直接覆盖在外层即可。如图11所示,交接部位的附着层可做到非常方便而明晰。
3.
将附着层与主体分开,在不同专业配合时可只考虑本专业的需求,比如前面谈到的对于楼板标高,结构专业与建筑专业都以楼板主体为准,建筑专业另外考虑附着层的厚度,这就避免了协同时的冲突。
4.
独立的附着层可以随时开关,满足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需要。在4D施工模拟时,也可以将附着层的施工单独考虑,实现更精细化的施工模拟。同时独立的附着层更容易进行材料的统计。
5.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将附着层单独分开,可随时修改附着层的材质、厚度,不会影响主体的定位。这对于改建项目来说意义更大。
6.
从上面的图11也可看出,类似这种墙身大样无需额外的处理,绘图效率得以提高。
五、
随着BIM技术往纵深发展,一些软件上的限制逐渐浮现出来,需要软件厂商与用户进行深入的交流并加以完善。本文提出的构件主体及其附着层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颇感不便,因此笔者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比较大胆的解决方案:将附着层跟主体拆开,单独成为一类构件,从而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但这个方案在技术上是否可行、会不会带来其他更多的问题,还有待更深入的探讨。
来源: celticblue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