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

作者:百里长卿 时间: 2002-09-01 00:00 阅读: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歇尔・伏维尔在谈到法国史学研究时指出:“今天的史学正处于转折过渡之中”。笔者认为,伏氏的话同样适合于当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状况。《华夏意匠》的向世,以一种转折的态势,打破了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长期保持的沉静,带动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由单一的形制史学向多元的或统名之为“建筑文化学”的系统转折。当然,这也是由于中国当今社会处于变革转折中这一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建筑史学工作者也在思考“如何去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伏维尔语)。笔者不揣浅陋,就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攸关的问题略陈己见,以就正于读者。
一、可喜的突破
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可喜的理论突破。
回顾一下近现代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历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一是中国营造学社自1929年至抗战结束,先后刊行了七卷《汇刊》,出版了32种著作,包括“调查报告”、古籍的整理重印(如李诫的《营造法式》)等等:二是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初,不断有专著问世,如最著者有: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刘敦帧《中国住宅概说》、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童隽《江南园林志》等等。这两个阶段的研究,扎实、严谨、客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为后人从事中国建筑史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基于此,近些年(当代)就中国建筑史理论进行了面大量广的探讨,其可喜的突破大体说来有三个方面。
1.在建筑空间研究方面
率先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涉及建筑空间理论的主要是园林,如童老致力于此的论述。但近年来有关建筑空间的探讨,其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已超出了一般园林空间的范围。如刘大平“中国传统庭园的空间属性与基本形态”〔 l〕一文,从庭院空间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考察,概括出五种基本形态,颇具典型性。确实,从“空间的语言--少数民族的传统房屋建筑” [2],到城市雕塑与空间意识断想”[3],凡有关建筑空间的理论问题,其触角几乎无所不在。
在方法上,近年来有关致力于此的论述,已吸收了西方的现代建筑理论中的精髓,用理性方法进行分析。如有着眼于从外部空间研究中国名楼负城特色者(蔡晓宝:“也谈中国古代楼阁”[4]也有从视觉功能考察,论及中国古建筑和内部空间的(刘宝仲:“中国建筑视觉艺术”、张家骥“独乐寺观音阁的空间艺术”[5]);既有用形式构成理论来研究中国园林空间的(彭一刚《古典园林分析》[6]),也有运用系统论探讨古典园林意境的范例,并通过对“全隔”、“半隔”、“不隔之隔”的空间把握,达到对意境表达的系统性理解(金学智:“苏州古典园林的遮隔艺书系统”[7])。
由此可见,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理论的研究,从量到质都有了较大的突破。
2.在城市研究方面
在对各建筑类型的研究方面,近年来最为活跃的课题莫如城市。
在中国古代都城的研究中,高介华有多篇古都论文,从文献的辑录、疏理入手,在都城的动态研究上建立了一种以重点构成为基础、以文化源流为脉络的理论框架。如连载八期的“集六国精萃于一隅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