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

时间: 2020-08-02 10:54 阅读: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1
“东京西郊,直到多摩河一带,有一些丘陵和山谷。

谷底有几条道路。登这座丘陵,曲曲折折地上去。山谷的地方开辟成水田,有小河流过,河上偶尔可以看到水车。丘陵多被拓成了旱地,到处残留着一块块杂木林。我爱这些杂木林。

树林中,楢、栎、榛、栗、栌,居多。大树稀少,多半是砍伐的木墩上簇生的幼树。树下的草地收拾的干干净净。”

————《杂木林》德富芦花[日]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2

日本散文家德富芦花在东京郊外晴耕雨读的生活时,写下这样的文字。自然原生的杂木景观作为“美”的一种形式被记录下来,在世间展开。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3
时光变迁一个世纪,当我们谈到杂木林,她对我们来说,似乎依旧是个“新颖”的概念。

一个世纪的时间,人们对于景观的审美认知在不同风格中悄然发生着改变。从法式的风靡到新古典弱转变,从章法严谨的清明中式到局部浓重的新中式再到手法含蓄的宋中式风格,最终明朗简约的现代风格占据了当前我们的景观审美高地。不难发现,当代人对于价值感,对于审美的判定逻辑,已经越来越不需要“章法”、“制度”、“形式”的强支撑。高级感的体现从“壕”到“低奢”的转变,便是最好的证明。

“低”即代表“隐”,是与外显相反的一种本朴回归。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回归,正在被“性冷淡”、“极简”风格等带向另一个极端。

留白而非空白,在两种“用力过猛”的极端中是否可以找出一种留存生机的“本朴美”的表现形式,是值得我们景观人探寻的一个课题。

本文我们就来讨论其中的一小个方向——原生之美的表现。而作为抛砖引玉,笔者来谈一谈这个“新颖”的概念——杂木林。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4
▲京都安缦酒店-杂木设计

1 杂木林综述
“杂木”一般来说是指枝干较细,分支较多,树干不直多弯曲的树木。“杂木”不是一个生态学词汇,原本指在传统审美中景观价值较弱的植物。原生杂木林中以落叶树居多,对腐殖土生生成的贡献大,有着维持植物群落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5
▲杂木次生林

杂木并非现代原创的概念,在《园冶》中计成道“摘景全留杂树”可以推测古代人对于杂木林的一种美学评价。当前中国的杂木林景观还没有形成高度的普及性认识,对于杂木林景观价值的研究,走在前沿的是日本。

2 杂木林之美的发现与日式杂木庭园的兴起
杂木林,最早以20世纪初期(明治时期)日本江户武藏野的杂木林的美被文人所认识讴歌为滥觞。国木田独步散文集中的《武藏野》和德富芦花《自然和人生》中的《杂木林》,是最早将杂木林之美向世间推广的。武藏野的杂木林是人工参与和自然演生的落叶树为主的次生林,是原生的自然之境与落叶树所带来的四季迥异的景观美的融合。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6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7

明治以后,日本乡间的别墅兴起,就地使用基地植物的做法开始出现。在这之前,亚洲东部中、日、韩的造园手法都都倾向于一种抽象化或者微缩自然的表达,如一池三山、海中岛、叠石象形等,这是一种非同自然等大的观赏方式。明治时期,在文人、画家、以及造园家多方面共振的思潮影响下,日本的庭园景观审美从珍贵玄幻的远方风景上逐渐回到了近处身边平凡而原生的自然美上。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8
▲建章宫一池三山

作为日本造园界最早的杂木庭园提倡者,饭田十基确立从山上采取杂木幼苗,后移植到土地里,最后进入流通领域的未成年树木的设计运用。引杂木造庭园,在日本开始兴起。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9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10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11
▲饭田十基宅邸杂木庭园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12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13
▲日本名庭中的杂木林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即使是在庭园传统浓郁的京都也出现了用杂木的造园师,到了七十年代,公共园林、住宅绿地等也开始了杂木林的使用。如今,杂木在现代日本的景观设计中已经被广泛地接受。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14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15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16
▲日本的杂木庭园

杂木林的设计与运用穿越了时代审美风格与景观场地属性的限制,体现了弱风格属性的强协调适应性


3 原生之美 匠心造园
造园,即是人工对自然的仿造。如今再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或让人觉得“俗不可耐”,但它却仍适用于秉承东方审美的景观设计,特别是杂木林这种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手法。

运用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杂木林,是景观人对于自然原生之美的一种匠心提炼与艺术化再现。

自然生成的杂木林,四季迥异,体现的是“林”的大美,而将杂木引入人尺度的景观时,往往精选合适的树木尺度,通过不同形态枝叶的搭配,打造精致的庭园景观。这样的景观散发自然环境中植物自由成长的调性,同时内敛精致,是一种人造景的更高层次。

 杂木林庭园在日本逐渐普及很大一部分也归功于杂木本身的特征:纤细、伸展、自然的弯曲风格,生命力强、四季的变化和树种选择多等等。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17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18
▲杂木林在庭园的应用

从地理及气候学角度来说,中国与日本同处于温带落叶和阔叶混交叶林地区,毫不匮乏原生的杂木林范本。对于杂木林的普及,或需两方面动力:一是随着审美认知的进化,杂木林的原生自然的朴实美,可被更多人接受;二是更需要景观设计界对于勇于创新,以作品呈现之美,引领大众认知。

近年来,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高端酒店与民宿大量出现,在一些项目中,景观设计也逐渐开始了杂木林的尝试。如杭州的安缦法云就是保留与再营造原生乡土杂木景观的代表。乡土杂木的植物配置,最大程度上契合了酒店低奢隐于世的设计基调。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19
▲杭州安缦法云酒店


在笔者看来,杂木林的植物设计与常规植物设计相比,有几个核心差异:
①从品种来说,具有强地域性,应使用本地乡土植物为主。
②从整体设计理念应略去精神符号,弱化“寓情”,回归自然朴实原生。
③从植物组合来说,应去中心化、去主景化,参差交替,连续分布。
④从植物形态来说,不应修剪成具体形状,同时在同一高度范围控制形态差异,保持含蓄弱对比。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20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21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22
▲杂木林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

诚然,这只是笔者的浅显认知,就像杂木林本身没有唯一定义一样,不同设计师,不同营造者、观赏者都会有不同看法,这也是未来杂木林在推广的过程中,值得相互交流学习的。

4  结 语
当下,杂木林景观正在酒店、民宿、美术馆的设计中萌芽,一种全然不同的植物配置手法,必然将会是景观界一次风格创新。平衡人、场所、功能,才能使这种精致的原生之美,从“盆景”式的被观赏,转变为被体验的自然环境本身。

原生之美——杂木林设计溯源与漫谈_23
▲杂木林景观




END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