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今天的建筑考点学扎实,23分稳了!

作者:粥来三大碗 时间: 2020-08-10 00:00 阅读:
【考点1】施工平面图设计(必会)
①施工现场宜考虑设置两个以上大门
②应有专用的人员进出通道。
③布置塔吊时,应考虑其周边环境、覆盖范围、可吊构件的重量以及构件的运输和堆放;同时还应考虑塔吊的附墙杆件及使用后的拆除和运输。
④布置混凝土泵的位置时,应考虑泵管的输送距离、混凝土罐车行走方便,一般情况下立管应相对固定,泵车可以现场流动使用。
⑤布置施工升降机时,应考虑地基承载力、地基平整度、周边排水、导轨架的附墙位置和距离、楼层平台通道、出入口防护门以及升降机周边的防护围栏等
⑥仓库、堆场一般应接近使用地点,其纵向宜与现场临时道路平行,尽可能利用现场设施装卸货;货物装卸需要时间长的仓库应远离道路边。
⑦存放危险品类的仓库应远离现场单独设置,离在建工程距离不小于15m。
⑧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主干道两侧应有排水措施。
⑨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4m,双行道不小于6m。木材场两侧应有6m宽通道,端头处应有12m×12m回车场,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m,载重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⑩宿舍内应保证有必要的生活空间,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5m,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9m,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16人
⑪临时总变电站应设在高压线进入工地入口处,尽量避免高压线穿过工地。
⑫管网一般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他管道设在同一侧。


【考点2】施工现场管理(重要)
①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管理,并应采用硬质围挡。市区主要路段的施工现场围挡高度不应低于2.5m,一般路段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m
②围挡应牢固、稳定、整洁、美观。距离交通路口20m范围内占据道路施工设置的围挡,其0.8m以上部分应采用通透性围挡,并应采取交通疏导和警示措施。


【考点3】出入口与道路管理要求重要
①现场大门应设置警卫岗亭,安排警卫人员24h值班,检查人员出入证、材料运输单等,以达到管理有序、安全的目的。施工现场出入口应标有企业名称或企业标识,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工程概况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绿色施工、消防保卫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等制度牌和宣传栏。
②现场道路及主要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如采取铺设混凝土、钢板、碎石等方法;
③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考点4】临时用电基本要求必会
①各类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的,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否则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③装饰装修工程或其他特殊施工阶段,应补充编制单项施工用电方案。
④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监理签认后实施。
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室外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不得低于2.5m。


【考点5】电源电压要求重要
电源电压限制
环境
≤36V
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的场所
≤24V
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
≤12V
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


【考点6】用水量与用水管径的计算必会
①消防用水量(q5):最小lOL/s;
②总用水量(Q)计算:
1)当(ql+q2+q3+q4)≤q5时,则Q=q5+(ql+q2+q3+q4)/2;
2)当(ql+q2+q3+q4)>q5时,则Q=ql+q2+q3+q4
3)当工地面积小于5hm2,而且(ql+q2+q3+q4)<q5时,则Q=q5
最后计算出总用水量(以上各项相加),还应增加10%的漏水损失。
③临时用水管径计算
今天的建筑考点学扎实,23分稳了!_1 
式中
d——配水管直径,m;
Q——耗水量,L/s;
ν——管网中水流速度(1.5~2m/s)。


【考点7】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3)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5)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³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分享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