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设计院实施BIM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作者:山人妙济 时间: 2017-05-02 00:00 阅读:

 1、希望用BIM解决哪些问题?BIM能够做很多事情,但在实施BIM的初期,最好先设定一些具体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和人员配置。例如,有些设计院可能感到目前使用BIM软件出图还比较困难,就只使用BIM进行管线综合和建筑能耗分析,因此也只需要在相关的设计环节中布置人员和软件。而随着BIM应用的不断深入,使用BIM的环节越来越多,就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员和软件工具投入到BIM上来。 
       2、是让现有设计团队学习BIM软件并直接用于设计,还是成立平行于现有设计团队的专职BIM团队?有些设计企业是安排一个或多个项目组直接使用BIM进行设计,也有一部分企业现在倾向于成立新的专职BIM团队,用于辅助现有的设计团队,例如专门提供碰撞检查或绿色分析服务,以后再逐步扩展到使用BIM软件完成整个设计流程。企业的高层需要对此进行决策,包括对BIM工程师的业绩如何考核,以及是否要给使用BIM的设计师提供额外的业绩奖励。 
       3、BIM建模需要达到何种深度和详细程度?BIM用户有时会陷入“过度建模”的误区,即在模型中包含过多的细节。但在项目初期,最好多使用概念性构件,只包含简单的几何轮廓和参数,而随着模型逐步深化,再用更多的细节去充实模型。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哪些细节信息是确实需要的,哪些细节实际上并不需要。减少不必要的细节既能减轻设计师的工作量,也能提高软件运行速度。BIM经理需要为项目制定详细度标准,在前期方案使用较低的详细度,而在施工图阶段再使用更高详细度的对象来替换前期对象。 
4、BIM团队如何分工协作?对于多人/多专业协同设计,Revit软件提供“链接”和“工作集”两种协同机制。前者是不同模型之间的参考,类似于AutoCAD外部参照,而后者是将一个大模型拆分成多个工作集,因此多个设计师可以同时在一个大模型中进行工作。对于小型项目,可以把所有专业都放在一个模型中,设计师使用工作集进行协同作业;但对于大型项目,更常见的做法(参见下图)是每个专业创建不同的模型,这样在同一个专业内使用工作集进行协作(例如建筑专业内部按照塔楼、裙房和地下部分分配给不同的建筑师),而在不同专业之间进行链接(例如设备工程师引入建筑模型作为参照)。这种模式下,同一专业内部可以随时进行同步,而不同专业之间可以定期(例如每三天)进行提资,因为一个专业的设计师有时需要达到一个相对较稳定的版本之后才可以提交给其它专业。BIM经理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何种协作模式,并给每个设计师分配工作任务,确定同步和提资的频率,并监控项目的协作状况以及解决协同中出现的问题。   
       5、是否需要建立企业的BIM模板和构件库,如何维护?很多企业都有大量CAD图库的积累,而随着BIM应用的不断铺开,也需要越来越多的BIM构件库,这就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有些企业为此专门设立了BIM构件制作员,在BIM经理的指导下提供标准化的BIM构件制作服务,从而减轻设计师的负担。在后面还会谈到这一点。 
       6、是否具备合适的硬件和网络环境?BIM软件对硬件的要求高于二维CAD软件,但并不超出大部分设计企业能接受的范围。设计院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软件厂商讨论硬件的配置方案。 
 7、是否可以在与业主(和施工方)的沟通中使用BIM?Revit软件可快速灵活地创建高质量的三维视图和漫游,非常有助于改善与业主和施工方的沟通,而无需额外的成本。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多使用BIM与业主和施工方进行交流。
N7e七二检测-检测人身边的百科全书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