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重磅||职称评定不在要求学历资历论文了!

时间: 2020-07-29 11:10 阅读:
文章来源:江苏政府网
重磅||<a href=http://www.qejc.cn/7/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职称</a>评定不在要求<a href=http://www.qejc.cn/6/6/2020-07-25/3689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学历</a>资历论文了!_1
         重大利好,今后参与职称评定,不仅不需要为计算机和英语这两项“硬杠杠”而发愁,学历、论文等标准也会进一步放宽。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破除唯学历资历论文倾向,实现职称评审各要素创新突破,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江苏人才发展新环境。江苏在全国率先系统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资格条件,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申报认定高级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2020年底前全部实现职称评审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评审。加快推行电子证书,开通职称证书查询验证服务。
重磅||<a href=http://www.qejc.cn/7/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职称</a>评定不在要求<a href=http://www.qejc.cn/6/6/2020-07-25/3689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学历</a>资历论文了!_2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到2020年,全面完成工程、卫生、农业、经济、会计、高校教师、技工学校教师、科学研究、律师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到2022年,基本形成符合我省实际的体系健全、标准科学、机制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化的职称制度。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破除唯学历资历论文倾向,实现职称评审各要素创新突破,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江苏人才发展新环境。
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介绍,江苏职称制度改革立足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握各类人才职业特点,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称制度,推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能力素质不断提高。
明确职称导向,在评价标准上创新突破
此次职称改革,江苏在全国率先系统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
《意见》明确:树立以用为本导向,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资格条件,坚持干什么、评什么,重能力、重水平、重实践;破除唯学历倾向,科学设置学历、专业等申报条件,除有职业准入要求的职称系列(专业)外,对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实践证明能胜任相应专业技术工作的人才,所学专业不作硬性要求,非本专业学历予以认可;破除唯资历倾向,合理设置工作年限要求,对业绩特别突出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和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当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破除唯论文倾向,按系列、层级、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合理设置论文条件。
对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理论性强、研究属性明显的职称系列,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对工程技术、艺术、翻译、工艺美术等应用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论文不作限制性要求。对申报初、中级职称和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实行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艺术作品、设计文件、教案、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科研成果要求。
重磅||<a href=http://www.qejc.cn/7/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职称</a>评定不在要求<a href=http://www.qejc.cn/6/6/2020-07-25/3689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学历</a>资历论文了!_3
突出“高精尖缺”,在评价政策上创新突破
江苏规定,研究制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办法,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根据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层级职称。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申报认定高级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逐步提高各系列(专业)高级职称中的青年人才比例,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年龄梯次结构。博士后在博士后工作站或科研流动站工作期间,能创造性开展博士后研究,并取得较大成绩,可不受资历限制直接申报认定高级职称
在工程职称系列增设乡土人才专业,组建全省乡土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健全乡土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重点评价其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综合业绩。
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经济薄弱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完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
扩宽申报渠道,在服务范围上创新突破
进一步畅通非公经济组织专业人才、社会组织专业人才、自由职业者和新型用工形式等职称申报渠道。根据个人自愿和属地管理原则,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可按规定条件和程序直接申报相应职称,各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法律服务等领域民办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评审职称,享有与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同等待遇。
进一步拓展外籍人才职称评审人员范围。在江苏省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或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
服务军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军队专业技术人才按规定的委托程序可参加该省相应专业职称评审。安置到江苏企事业单位的军队退役人员,其在军队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职称予以认可。
转变管理方式,在评审权限上创新突破
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一是扩大市、县职称评审权限,逐步向创新创业能力强、行业人才密集度高、职称工作基础好的设区市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逐步向县(市、区)下放中级职称评审权。二是巩固本科院校职称评审权下放成果,将高校职称评审权下放扩大到全省高职院校。三是稳步推进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自主开展评审。四是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
政府部门在职称评价工作中加强宏观管理、公共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减少审批事项、微观管理和事务性工作。对开展自主评审的单位,政府不再审批评审结果,改为事后备案管理。加强对自主评审工作的监管和评估,对不能正确行使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将暂停自主评审工作直至收回评审权。
依托江苏人才信息港,开发建设全省职称网上管理服务信息系统,2020年底前全部实现职称评审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评审。加快推行电子证书,开通职称证书查询验证服务。
朱从明说,省人社厅近期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确保职称制度改革平稳推进、顺利实施。

重磅||<a href=http://www.qejc.cn/7/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职称</a>评定不在要求<a href=http://www.qejc.cn/6/6/2020-07-25/3689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学历</a>资历论文了!_4
江西
继前不久黑龙江省职称制度三十年来首度大“改版”!江西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30年来也开始首次重大改革,备受关注!
之前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和江西省人社厅联合举办的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暨北京引才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西近日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新兴产业人才打破学历、资历、常规,强化评价激励导向,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下放职称评审自主
江西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克琦告诉记者,《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江西特色的改革创新举措,确保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主要特色亮点体现在“四个突出、四个注重”上:
首先,突出服务发展,注重释放和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实施意见》将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职称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立足服务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地区、行业和用人单位下放职称评审权,扩大专业技术资格自主评审范围,进一步加大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对于开展自主评审的单位,人社部门不再审批资格,改为事后备案管理。目前,江西已累计向14家企业、37家院校和医院、5家科研机构下放职称评审自主权,全日制本科高校教师职称全部实行自主评审。
二是细化职称系列专业,在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职称评审专业。三是畅通离岗创新创业专技人才职称申报机制,加大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倾斜力度,搭建高端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新兴产业人才打破学历、资历、常规,强化评价激励导向,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三唯”模式
其次,突出科学评价,注重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按照职业分类特点,完善职称评价标准,促进各行各业的人才聚焦创新、脱颖而出。
一是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评价标准体系,坚持品德在评价中的关键性作用;注重创新能力评价,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统一要求;突出业绩贡献评价,增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横向课题等评价指标的权重,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三唯”模式。
二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实现“干什么、评什么”。
三是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探索多元评价方法,实行定性定量评价、特殊人才特殊评价、基层人才定向评价,提高职称评审的针对性、公平性和科学性。
医护晋升高级职称须有乡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
再次,突出以用为本,注重人才评价与使用紧密结合。职称制度不是一项单一的制度,前面连着人才培养,后面接着人才使用,既检验人才培养成效,又为选人用人提供依据。
为此,《实施意见》一是合理确定评价与聘用的衔接关系,评以适用、以用促评,对于全面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审,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实现人员能上能下。对企业和社会组织实行评聘分开。
二是促进职称制度与人才培养制度的有效衔接,发挥职称制度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督促专业技术人才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素质。
三是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在卫生、中小学等系统进行试点,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医务人员、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须有乡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
逐个破解职称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对重点环节进行改革创新
最后,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解决职称评价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实施意见》针对当前江西职称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专技人才的需求,逐个破解,对重点环节进行改革创新。

重磅||<a href=http://www.qejc.cn/7/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职称</a>评定不在要求<a href=http://www.qejc.cn/6/6/2020-07-25/3689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学历</a>资历论文了!_5
北京
北京市近日发布《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打破职称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职称论文“一刀切”等条条框框。
据北京市人力社保局透露,此次改革是自1986年职称改革以来,北京市再次启动的职称领域重大改革,涉及全市3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今后职称评审将全面推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将可代替论文。
建立分类评价标准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避免职称评审时“一把尺子量到底”,本次职称制度改革系统地将职称评价标准归结为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科学分类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业绩权重。
例如——
教育教学人才按照教学为主、科研为主和社会服务为主进行分类评价,突出教书育人。对教学为主的人才,重点评价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创新和人才培养实绩;
对科研为主的人才,重点评价学术能力、成果创新质量和贡献、学科建设效果;
对社会服务为主的人才,重点评价成果转化推广、决策服务、科学普及等。
卫生技术人才按照临床为主和科研为主分类评价,突出临床实践。
对临床为主的人才,重点评价临床医疗医技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业绩;
对全科医生,重点评价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预防保健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等;
对科研为主的人才,重点评价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全面推行代表作制度
职称评审将从“惟论文”改为“菜单式”,让人才做“多选题”。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职称评审中,将全面推行代表作制度,人才可自选最能体现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评审考核的主要内容,强化质量。
除论文、论著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人才的代表作还可包括专利、项目报告、研究报告、技术报告、工程方案、设计文件、业绩报告、工作总结等;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代表作还可包括理论文章、决策咨询研究报告等;
教育教学、卫生技术人才的代表作还可包括精品课程、教学课例、疑难病案等;
文化艺术人才的代表作还可包括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戏剧作品、工艺作品等。
职称系列全部补齐正高级
针对目前部分职称系列尚未设置正高级的情况,此次改革,北京市将补齐全部职称系列的层级设置——
在经济、会计(审计)、统计、中专教师、工艺美术、实验技术等系列中增设正高级,持续满足高精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点优势学科等领域的人才评价需求。目前,北京市已完成了经济、会计系列职称的正高级职称设置,并出台了职称评价试点方案,今年将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评价试点,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北京市还将聚焦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三城一区”建设,建立具有北京特色、动态开放的职称评价专业目录,按照“需要什么评什么”的原则,增设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技术经纪、科学传播等新业态、新职业的职称评价专业,支持培育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重磅||<a href=http://www.qejc.cn/7/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职称</a>评定不在要求<a href=http://www.qejc.cn/6/6/2020-07-25/3689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学历</a>资历论文了!_6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