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建筑设计师如何选择职业?如何转变职业生涯?

时间: 2020-07-29 11:13 阅读:
建筑设计师如何选择职业?如何转变职业生涯?_1
金三银四,招聘旺季。建筑设计师究竟该如何选择职业?当面临职业瓶颈期时,如何转变职业生涯?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有哪四项资本?什么样的人合适加入创业团队或创业?

Part1:如何选择职业?

Q1.选择职业时的注意事项?
职业选择方面可以注意这三点:
第一,轻度脑力劳动+中度体力劳动。

所谓重度脑力劳动、重度体力劳动;轻度脑力劳动、轻度体力劳动。人不能同时从事重度脑力劳动 + 重度体力劳动,如翻译这类职业,此类活动容易导致大脑崩溃,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围绕这类模式设计的。我们的大脑最擅长胜任「轻度脑力劳动 + 中度体力劳动」类的活动,比如小编公司同事所从事的猎头工作,小编的公号狗工作感觉异常重体力+重脑力,不适合长期干。建筑设计师属于「中度到重度体力劳动 + 重度脑力劳动」类职业。

人类容易高估自己胜任重度脑力劳动的概率,各类心理疾病由此引发。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请尽量选择「轻度脑力劳动+ 中度体力劳动」。二十几岁时可以从事「重度脑力劳动」,到了三四十来岁,通过不断锤炼技能,降低工作复杂度,则成了「轻度脑力劳动」。你不要逞强,三四十岁时还在干重度体力劳动或者重度脑力劳动,那是反人性的。所以这两年建筑设计行业为啥猝死率比较高你懂了吧。你的每次重要职业生涯选择,应当能逐步降低你的劳动烈度。

Archibucks点评:所以建筑设计师年轻的时候可以重度脑力+体力连夜投标方案,年纪大了要转设计管理和商务方向对接甲方,指导项目。

第二,如果你是一个草根,请尽可能不要装精英,否则会放大你的性格弱点。

什么样的人适合走精英路线?那些学霸出身,本科北大清华,硕博哈佛耶鲁等,这样的人适合走精英路线。但大多数人由于各种原因,父母一代积累不足,再加上年少时不懂事,努力不够,这时就适合走草根路线。何为草根路线?早早工作,早早进入社会实践,早早地观察社会,然后通过行动来改变社会。

精英路线自上而下,先影响少数人,再影响大众。草根路线则是先影响大众,自下而上。这两种路线会自然结合,随着年龄增长,成长起来的草根会学习精英的做事方法,真正的精英也在学习草根如何接地气。

Archibucks点评:精英建筑师去SOM,KPF,福斯特,Zaha做超高层地标,草根建筑师去民营国有设计院也能混出一番天地,有出息的赚得反而比精英多。精英建筑师离开了顶级事务所,才能体会现实世界的甲方是什么样子的,才能够成长独立。草根建筑师经过了风吹雨打的现实历练,用自己的行动来提高项目的完成度,慢慢改变甲方,改变社会。

第三,基础概率大于个人意志力。

凭借个人意志力杀出重围是反人性的,也是小概率的。反之,顺其自然会更好。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要在一个好环境下,得到高人指点,然后获得大量练手机会。比如,在北京上海与三四线城市找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工作,北京上海更容易,后者机会小你能得到的练手机会也少,项目质量也没有大城市好。这就是基础概率不同导致的差异。一般来说,从基础概率出发,选择职业需要注意:地点 > 行业 > 导师 > 职业> 公司 > 薪资。

Archibucks点评:毕业一定要去大城市实习,这样你的作品集才会好,你找第一份工作才会好,你三年五年后第一次跳槽的作品集才会好,你将来职业发展才会好。薪酬绝对不是你一开始工作就去考虑的事情。第一年工作,5000一个月和20000一个月没区别,你要考虑的是你是否有学到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建筑师,你是不是真的会造房子。

Q2.如何选择一生志业?

志业是涌现出来而非事先选择的。

在你刚毕业,开始工作时,尽可能寻找到你认识的最聪明的团队去工作,这样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尽可能在一个智力密集型而非人际关系密集型的团队中工作。所以建筑师一开始工作尽量建议去外企或者民营公司,关系比较简单,外资是为了好好做项目,民营为了好好赚钱,那也得好好设计好好做项目。国有院因为各种国企的文化,领导关系会比较复杂。

国有企业呆3-5年,把一注考出来,实实在在落地做1-2个项目可以,长期呆下去会不适应体制外的工作环境。在工作时,你可以遵从保罗·格雷厄姆(PaulGraham)《如何才能去做喜欢的事》的建议,尽可能创造一个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作品,这样能更好地帮助你找到一生喜欢从事的事业。

年轻时受制于生理周期、理性发育周期,多数时候是不靠谱的。此时,典型表现是做事情不容易有始有终。为什么容易出现这类行为?因为人类容易高估自己的位置,倾向以为上级领导、同事清楚自己在想什么。但是人家其实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在职业生涯早期,即使没有找到志业,也尽可能让自己做事有始有终。怕的是借寻找一生志业的借口,不断损人品。

Archibucks点评:作为建筑师设计师的话,尽量在年轻的时候挑战自我思维的极限,搞些很难但很有意思的设计作品,这样你才会对你想做什么样子的建筑设计有概念。要独特,要有创新,要有自己的设计语言逻辑。

Q3. 看得见的未来不叫未来

问:是否会做长期规划并定期调整?还是在大时间周期的某个原则指引下直接向前推进?
答:我不建议精密规划。

正如图灵奖得主 Richard Hamming 所言,「在许多领域,通往卓越的道路不是精确计算时间的结果,而是模糊与含糊不清的。没有简单的模型成为伟大。」

我更建议的是,从好的学习习惯系统、好的知识创造系统等「细节正确」的事情入手,保证每天有心流产生。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希望自己成为厉害的人,但实际上这点不重要,因为你永远会碰到比你更厉害的人。比如我的很多好友在不少方面都比我厉害,甚至各位同学的普通话都比我标准。

但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慢慢的,十来年过去之后,很多东西都变得不一样了。我不喜欢做长期规划,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么我的长期规划就是成为一名内在动机驱使的人,其他随意。

看得见的未来不叫未来。未来一定是看不见的,你难以预测自己的未来走向,全神贯注,拼搏当下,获得自增长。在职业生涯多数时候,没有人会花心力来肯定你,因此,人们常常将外在奖赏误解为对自己的肯定。比外在肯定更重要的是,你得成为一名内在动机驱使的人。

Archibucks点评:,不要做精密规划,但你要明确自己的热情是否是在建筑设计这件事情本身上,如果是的话,你只要一心一意做下去,把事情做好做极致,肯定能有成就。

Part2:如何转变职业生涯?

Q4. 如何转行?

职业转型要尽可能跳出路径依赖,不要受过往的思维定势束缚,可以选择一个全新的行业全新的职业,带来的机遇更大。

总的来说,第一,职业生涯转型退一步进两步;第二,尽可能的跟社群在一起,让社群来给自己做缓冲;第三,尽可能从事未来的职业,而不是过去的职业;第四,职业生涯转型一定要越转越符合自己的内在动机,千万不是越转越符合外在声望,那样你未来碰到的大坑会越来越多。

Archibucks点评:我有个朋友是北大规划的本科,宾大景观设计硕士,美国工作几年回国在顶级美资景观事务所工作。但她性格其实一直是比较活跃比较急性子的人,脑子的处理信息速度屯度量又特别快和大,后来她转行去了金融行业,按照她的说法整个人都开心了,每天都接触新事物,和不同背景的人谈业务和生意,非常符合她的性格诉求。所以如果设计师转行,一定要选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行业去发展。

Q5. 可能的自我

创业、跳槽不再新鲜;斜杠青年、间隔年成为时尚。转行有风险,并不是每次都会带来好结果。职业生涯转变,我推崇可能的自我理论。什么是「可能的自我」?它是由斯坦福心理学家马库斯(Hazel Rose Markus)提出的,根据马库斯的定义,「可能的自我」是三我:希望我、预期我与恐惧我:

希望我:希望自己达到的自我;
预期我:预期自己能达到的自我;
恐惧我:害怕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自我。

你是由许多个自我组成,这些自我部分不仅仅像传统观念认为的那样,由你的过去决定,它很大程度上也会取决于你目前的环境以及你对未来的希望和恐惧。「真实的自我」植根于过去;而「可能的自我」立足于现在与未来。一部分「可能的自我」通过你当前所做的事情和我们现在所在的公司确定;另一些「可能的自我」却仍然模糊不清,只存在于你的个人梦想之中。

Q6. 平台之辩

问:从事建筑设计行业,是不是最好去一些很大的平台?在大平台大公司的背景下,如何获得个人发展?但是如果无法选择大平台的时候,个人怎样来提升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呢?

答:年轻人成长无非两条路:

赶上一条大船启航,获得了足够多的练手机会;自己走了与众不同的路,用时间换练手,给自己创造了足够多的练手机会。所幸建筑师也有差不多20%会选择去小型以及独立的事务所工作。

Archibucks点评:在建筑设计行业,平台还是挺重要的,特别是近三到五年。大型公司招聘的难度比小型公司要低很多,他们有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去用招聘经理和猎头来给自己的公司补充优秀的人才。而中国的甲方又大多是大型的集团公司,他们更需要大型的设计公司来对接服务。独立的小型事务所或者团队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感觉,才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特定市场客户,才能存活下来。比如专门从事高端度假酒店建筑室内设计的小型事务所,专门从事产业园产业新城设计的事务所等。

Part3:世界人与高铁人

Q7. 二三线城市如何感受同侪(chái)压力

精英青年的未来趋势是成为世界人 + 高铁人。成为世界人是向源头走,利用信息差与智力差套利。比如经常前往硅谷等时间源头,拥有国际化视野与未来眼光,将极大提升竞争力。成为高铁人是指年轻人每一两个月去 「二三线城市」,而非 「五六线城市」呆上一阵。

中国正在形成以高铁为链接纽带的十大超级城市集群。一线城市的人才聚集优势日益明显,对于吸引年轻人才有极大优势。这些年轻人才在一线城市感到巨大的同侪压力,此时很容易产生不自信等现象。周边的人很优秀,短期内赶不上,总觉得自己努力没成效。但是成为高铁人,一两月跑上几趟二三线城市,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成长速度。还能了解大众生活,接地气,有助于成长。

反之,在三线城市生活,也可以不断往返一线城市。比如每隔一段时间来硅谷、北京待上两周,多请一些朋友吃饭聊聊。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仅仅是为旅游而旅游,现在是为行动而行动。比如开智部落一个同学,他在威海参与创办了一个青年组织,再不断往返一线城市,做得非常不错。

并非所有人要把家人扔在老家,自己来一线城市工作。这种决策不符合我的审美观。我的审美观是「最小成本」,我更推崇顺其自然。所以三四线城市的同学通过高铁及各种方式,也能形成自己的新天地。没有源头,就自己创造一个源头!

Archibucks点评:建筑设计师作为经常穿梭于大江南北的人群,时刻感受到祖国各个地区各个城市不同的发展状况,但由于画图的工作量非常巨大,经常宅在办公室不出去的设计师也大有人在。建议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去排解自身的焦虑。

Part4:成为创业者

Q8. 我是否应该加入创业公司?

问:我是否应该加入创业公司?如何评判一个创业公司?
答:评判创业公司首先要看创始人的初心。

如果创始人只是随大流、投机主义,比如看到市场住宅设计很火爆他也去搞,那么这种创始人就不能选择;第二是看创始人是否有维护初心的能力

2016年 Hacker news 上有一篇文章 Big Company vs. Startup Work and Compensation  引起了轰动。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篇文章击中了 Hacker news 读者痛点。作为科技创业者,人人都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从事有趣的事情、且能在创业中学到更多经验与更多东西。

然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 danluu  使用 YC 孵化器等公开数据,一一质疑了创业公司的三个假设:到创业公司工作比较容易赚钱,创业公司的工作比较有意思以及学东西比较快。作者的论证过程,你可以直接去看原文:http://danluu.com/startup-tradeoffs/ 当然,评论更精彩。

创业公司几乎所有的优点都是有问题的。YC 孵化器的创业者本身水准已经超过了多数创业者的水准。去创业、加盟早期创业公司,注定是高风险低回报。那么,我们为什么还喜欢走这条路呢?此时,有请诗歌上场。「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同样,我们创业、加盟创业公司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创造」才是人类活着的意义。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创业公司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仍然可以用信息量的角度来分析。自从人类社会步入2010年后,信息量日益增长,信息指数级跃迁已经完成。信息透明与信息爆炸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原本混日子的,以及评定指标不清晰的,直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压力,于是,绩效日益两极分化。未来逐步会有更多优秀个体成为公司CEO,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会发展出自己的投资基金、内部孵化器、创业生态链。除了创始人之外,最合适加入创业公司的有这么几类人:

1、职场新手:穷、资源少、经验少、人脉少、机会成本低、时间多、体力足、喜欢新东西、学新东西速度快;
2、职业生涯转型者:有一定行业积累、年龄略大、机会成本高、时间宝贵、体力下降、学习新东西速度慢一些;
3、终身学习者:喜欢冒险与挑战自我,喜欢从事新行业新职务。当很多新行业出现了,比如人工智能,之前压根没有类似行业,从哪找工作?此时,加入创业公司,陪着新行业一起成长,是一个上佳选择。

这三类人的本质是什么呢?第一类人是用时间换机会,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博取更大的机会,反正失去成本不高,加盟大公司与加盟创业团队,成本类似;第二类人则是用金钱买机会,因为对以往的职业生涯不满,希望获得更大提升,乐意为此付出非常昂贵的金钱,但需要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第三类更多希望获得新行业新岗位带来的机会。

因此,当判断自己是否合适加入创业团队的时候,得停下来,想一想,我究竟是 偏向机会?偏向稳定的新职业?还是偏向在一些炫酷的新概念玩?不同动机决定了不同人是否合适。从动机到性格,较好的关联是「自我决定论」。

如果是性格偏顺从,内在动机从小不强的人,那么加入创业团队不一定是好事。在一个稳定的大团队中,这类性格反而会发挥更多优势。如果从小性格偏独立,很小的时候就学习依赖内在动机,个人有很多乐趣、想玩的事情,那么这类人更合适加入偏新行业的创业团队。对于职场新手来说,则问题简单,判断自己是否合适加入创业团队的关键就是,是不是有好的导师带自己?

无论如何,对于这三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否获得足够多的机会。机会源自什么?来自与大量的人、大量的机器的交互。它们可以是用户,也可以是专家;还可以是机器与数据。在一个只能给我提供认识10个大牛的创业团队,与一个像开智一样,能提供认识100个大牛的创业团队,我选开智。

在一个只能接触到一百个妈妈的幼儿园工作,与加盟爱贝睿,在一个能认识百万妈妈、从事儿童教育的公司工作,我选爱贝睿。甚至机器也是如此,我会选择一个能跟数万台服务器而非几台服务器打交道的公司。

Archibucks点评:如果选择创业的建筑设计公司,一定要在前几个月就摸清楚老板的设计能力和选择项目的品味。如果老板什么项目都接,什么项目都做,没有任何底线的,建议马上离开。设计师是靠设计赚钱,不是靠跑量赚钱。

Q9. 创业者如何与历史趋势共舞?

问:如何看待全民创业?
答:这轮全民创业潮与以往极大的区别是,有太多新行业在快速出现。

比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大脑科技。它的驱动力来自三点:
1)专业人士的解放。一夜之间,中层都可以出来单干了,并且失败了,重新回去仍然被认可,试错风险不大。
2)九零后的成长。90 后借助微信等平台快速进入成人圈,备受信息轰炸,个人得以快速成长。
3)中国对外的智力输出。中国企业到了面向国际输出智力的时候,部分企业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实力了。这种示范效应,将日益明显。

现在的问题无关是否反对「全民创业」,而是如何在「全民创业」成了时代主题曲的时候,你如何平衡家庭事业;如何平衡自己的过去利益与未来长期利益;如何平衡创业与投资。无论如何,创业不要违背历史趋势。举个例子,公司证劵化是未来十年历史趋势之一。将优质公司赶到资本市场上去,同时将其证券化,公募市场能参与。这是中国未来十年最大的经济事件之一。它一方面是对冲国家信用拐点带来的各类风险;另一方面,也是用经济信用换政治信用,所谓金钱换时间的制度性建设。

另一个趋势是能数字化的就数字化,程序员会一直短缺。工业自动化之后是工业信息化再是工业智能化。中国的软件业已经走到智能化这一步;轻工业走到信息化这一步;重工业则将完成自动化。所以未来跟数字化相关的产业一直颇有机会。

假定「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职业生涯」、「顺利的创业」不存在,然后基于「试错机制」,自然浮现出「伟大」。对于个体来说是残酷的;对于社会来说,是正常的。进化保留的机制,会让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会「伟大」,所以创业者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但大的趋势比个人努力有时更重要。比如在经济下滑趋势下,做教育其实是比较稳妥的;其次是健康;再次是娱乐。经济下滑周期,选择 教育/健康/娱乐 这三个大行业,错不了太多。

Archibucks点评:申请国外建筑设计专业,辅导作品集这行的公司越来越多了。

Q10. 创业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问:如果BP只能写一页,什么最重要?对于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最重要的是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

目前风险投资界普遍流行的话语体系是基于战争隐喻,如A轮/B轮/C轮,如赛道如卡位如布局。然而,决定早期创业公司成败的从来不是竞争,而是成长。谷歌不是因为想与雅虎竞争而诞生;Facebook不是因为想与MySpace竞争而诞生;iPhone 不是因为想与诺基亚手机竞争而诞生。

可以采取另一种更容易使创业成功的思维模式:从战争隐喻到树形隐喻。在树形隐喻视角下,我不再是为了跟谁竞争而诞生,不是为了别人而活,而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活。具体而言,创业的树形隐喻包括这样的一个逻辑:最小支点 => 最小产品 => 最小团队。

  • 最小支点是大树的根。你要告诉我,你的根是什么。未来五年十年后,你的创业项目始终在捍卫什么?这个最小支点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它是名词;它不可再切分。
  • 最小产品是树浮出地面之上的部分。围绕这个最小支点,你们搭建了什么样的产品模式?选择了什么样的信息架构与商业模型?
  • 最小团队是树的守护者。你们团队有什么资质或者气魄,能够证明自己未来五年十年内,能够不断保护这棵树的成长?

作为早期创业团队,如果说最重要的事情,或许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

Archibucks点评:作为建筑设计师,最重要的也是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设计模式,设计语言。能够产生话题性的建筑,能够让世人记住的设计。

小结:这是一个变化太快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害怕落后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拥抱技术,开放心态,广结善缘的同时,你还需要定力。需要不断问自己:我留给世界的将会是什么?我与别人最不一样的是什么?我的人生每一次重要决策,是增进个人信用与社会财富,还是相反?当然,你可以随波逐流,受名利束缚,终此一生;但是你也可以成为一名真正内在动机驱动的人,那时,你才是你自己。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