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超限报告与计算书究竟有何区别?

时间: 2020-07-29 11:02 阅读:
有一次,我们同事几个一起吃饭,某同事随意说了一句,“超限报告和计算书有本质区别吗?”当然,我们说的计算书和YJK(或PKPM)计算文本信息可不一样。

我当时一愣,它们之间的区别还真不那么明显,都是得到计算结果,然后将计算结果与规范要求一一对比,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满足规范的。

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超限报告做得更漂亮一些,数据更加可视化(增加了图表)。

遗憾的是,即便如此,也并未做好。一些报告中的大量图表直接来自结构软件计算结果的“COPY+PASTE”,未经加工,也未经修饰,每次看的时候,总感觉“糙”得慌。
 
其实,很少有人去琢磨,超限报告和计算书,究竟有何不同。

在很多人心目中,能通过超限审查的报告,就是好报告。大家相安无事地赚到该赚的钱。如果多出了一份力,相当于少赚了一份钱,所以一切从简,能省则省。超限报告的质量就是这么沦陷的。

我甚至听说,有些专家就希望把超限报告写成计算书,不希望看到太多的对比分析,不希望看到解释说明。

你看,超限报告和计算书,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但真的就没有区别吗?
 
在实际工作中,不止一个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如果设计是按包络来做的,我还有必要进行包络前的差异性分析吗?

比如,设计按小震和中震计算结果包络,那我还要研究为什么小震比中震弹性的计算结果偏大吗?而有些地方,中震又远大于小震结果?

或者更直白点说,研究清楚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还是取包络吗?单塔模型和多塔模型取包络,那两者之间,计算结果的差异就不重要了罢?

个人认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隐隐决定了计算书与超限报告的差别。
 
大家有没有想过,包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在影响因素繁多,难以准确判断,但我们又不得不在规定时间给出设计结果的时候,包络是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在有限时间内,包络是我们能拿出的唯一解。

但如果问题本身可解,结果差异可寻,我们用包络设计一以概之,其实是在掩盖我们心态上的懒惰或者能力上的不足,包络变成了一块“遮羞布”。
 
技术进步,是将“遮羞布”一点点撕开,从而直逼事实的过程;而非制造更多的“遮羞布”,淹没事实,以便粉饰“无知”的过程。
 
超限报告在做什么呢?其实,就是撕开“遮羞布”,显现事实,以事实为基础,论证我们的设计究竟有无问题。

规范给我们的常规设计定了很多条条框框,如果满足这些条条框框,我们就不用做更深入的分析,这本身就是一种包络设计,只不过我们习以为常。

而超限呢,就是超越了规范规定的“常规”,我们便需要通过更底层的逻辑去论证设计的合理性,目前常用的方式是性能化设计。

超限报告和计算书一样,都是呈现结果。但二者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超限报告要解释计算结果与我们理解的结构概念、原理及结构直觉之间的矛盾。

一个结构,可以采用A、B、C、D四种方案,我们要解释为何最终选择方案B?结构加强层有多种形式,我们要论证为何选择了当下的形式?一个看起来不合理的结构,我们要通过传力路径,一步步论证它的合理性。

所有这些,计算只是其中的手段,论证的逻辑才是超限报告的灵魂。
 
比如,最近某项目,300m超高层办公楼,高宽比超过10,风振层间位移角1/400,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的1/500,但这也是表象。可以研究规范规定的意义,层间位移角超限究竟有何影响,如果将层间位移角减小至1/500,结构截面需要增加多少,结构性能又能提高多少?有没有必要为了1%性能的提高,花费20%以上的代价?
 
又比如,单塔和多塔分析,在裙房范围,内力会形成差异,可以分析,哪些构件内力变大了,哪些变小了,内力协调和刚度分布是否一致?所有的差异和变化,能否在逻辑上自恰?
 
循规蹈矩,波澜不惊,简单陈述的报告,充其量,应该算作穿着花衣服的计算书。

作为工程师,我们都知道,重复性劳动,不会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只有质疑计算结果,反复去寻找一致性与差异性,并不断地用技术逻辑去解释这些不同,才能掌握一些深层次的规律,知其所以,也知其所以然。

本篇文章,以及我最近写的两篇文章,比如《结构工程师的秘密武器》、《结构工程师对“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的反思》,其实探讨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即强调结构逻辑的重要性。G2B七二检测-工程检测,教程,报告,记录,程序,考试,标准,招聘,求职等


G2B七二检测-工程检测,教程,报告,记录,程序,考试,标准,招聘,求职等

来源:微信公众号  JIE构生活G2B七二检测-工程检测,教程,报告,记录,程序,考试,标准,招聘,求职等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