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

时间: 2020-07-29 11:11 阅读:

无梁楼盖频繁坍塌事故原因再探
兼对“北京某地库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连续倒塌原因初步评估”一文的商榷
谢靖中
无梁楼盖(板式楼盖)频繁坍塌,并且还在继续,各方面都在分析原因。
拜读了白生翔、刘璐所著《北京某地库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连续倒塌原因初步评估》一文(以下简称<评估>)。文章综述国内外针对无梁楼盖的试验、计算模式的研究和发展沿革,就北京地库进行了深入的力学和结构受力分析。这是一篇难得的、有深度的针对地库频繁坍塌分析的文章。其他类似文章多以工具软件为基础,深究下去就是计算软件的问题(这方面已有深入分析)。
作者于2005年首提板式楼盖“受力岛”设计理论,及其后的以PPT文档、佳构STRAT软件说明文档等方式的扩充和发展,认为板式楼盖是个体系的问题。包括岛状受力特性的理论认识、细分板单元精细化计算模型、岛状配筋的设计方式、加强柱帽的优化措施,以及板柱节点抗震性能,等等。受力岛理论提出是在十多年前,当时并没有频繁坍塌事故,针对的是传统等代梁方法体系性缺陷。但理论所针对的问题,恰恰是近些年来坍塌事故的要害所在,可见深刻预见性!虽然受力岛理论已经在大量工程中成功应用、被部分设计人员所了解,但作为新的观点和方法,仍需要多次的、反复的碰撞磨合,多层次的解说,才能得到更好理解。
《评估》可以说深刻体现了板式楼盖传统认识、概念和方法,本文以该文为基础展开分析,可视为受力岛理论的进一步扩充和发展。《评估》作者年高德邵、资深望重,向为作者所敬重。以耄耋之年孜孜探索,深为感佩。虽然技术观点不同,这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如果因此能促进板式楼盖的工程安全、促进先进理念的传播,则善莫大焉!
作者多年来积极倡导板式楼盖,认为合理设计下的板式楼盖具有比梁式楼盖更高的安全度。这一基于深刻理论认识基础上判断,并没有因为部分事故而有丝毫改变。作者从传力途径角度分析,认为板式楼盖是比梁式楼盖具有更好的经济合理性,不希望因为某些堪称低级的人为因素而导致应用障碍。本文的目的不是纠错,而是通过分析比较,体现各种方法的差异,达到加深认识的目的。目的是促成板式楼盖(无梁楼盖、空心板楼盖)的合理设计、得到更广泛应用。
(由于原文很长,将涉及到内容直接截图,加红框区分,以方便阅读)
1、分析模型的问题
1.1 问题A
依照《评估》思路,在第“3.2 实际破坏可能性分析”段,考虑施工图中托板、楼板接茬缝可能存在施工问题,而使两者之间连接失效、“托板与楼板之间的粘结力为零”。
暂且接受这个判断,认为托板、楼板之间完全自由滑动。但是,楼板本身是整体现浇、完整地横贯柱头。即便托板、楼板间滑动,也应该是托板和楼板共同受力,如图2所示。
该工程托板与楼板厚度都是350,至少两者弯矩M相同 (a>荷载由楼板传递到托板,从受力角度楼板分配弯矩更大;b>楼板顶面配筋,抗弯承载力也大于托板)。这样,原文 (3.2.1-5) 式开裂荷载值应乘以2.0,将大于原文估算荷载,见图1截图。——相应结论将相反。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1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2
图1、原文截图A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3
图2、托板与楼板共同受力
1.2 问题B
依照《评估》思路,在计算接缝面剪力的(3.3.3-10)式之前,接缝面面积不应扣除柱截面宽度600,见图3。因为柱与托板是整体现浇、整体受力,共同参与抗剪,甚至柱截面抗剪贡献高于托板(因为柱有纵筋箍筋)。如不扣柱截面宽度,则有=1.414小于,相应结论也相反。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4
3、原文截图B

1.3 接缝面水平剪力上限
《评估》3.3节“接缝粘结失效导致的脆性破坏”以一种繁杂的过程,推导水平结合面剪切应力。这里用更简洁的方式估算。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5
而一般认为,混凝土粘结力不低于抗拉强度,再加上客观存在的摩擦力(原文也提到摩擦力),因此,原文将倒塌的原因,归结为接缝面粘结失效、滑移,缺乏依据
可能坍塌现场有楼板、托板分离的现象——这可以类比砖墙,整体一起能可靠受力,一旦倒塌就都散开了——倒塌过程的冲击力会剥离粘结。
当然,前面是针对开裂之前的弹性分析,弯曲剪切裂缝开展之后斜截面抗剪是微桁架机制,但在各个层次上剪力平衡必然存在。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6
图4、柱帽剪力分析

1.4 小结
以上指出《评估》原文分析模型中的问题,应该是一篇长文中的部分疏漏,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只是相关数值结果,影响到结论的“是与否”,所以才指出来。——这些不是本文的重点。

2、弯矩值(荷载效应)计算的差异
《评估》中弯矩值(荷载效应),采用传统经验系数法中总弯矩再分配的方法,对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弯矩采用估算,如(3.2.1-2)式、(3.2.3-1)式、(3.3.3-1)式等。下面将这些弯矩值,与精度更高、目前工程实际使用的有限元结果比较。针对特定问题,也采用理论解析解参考判断。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7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8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9
图5、原文截图C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10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11
3) 由于对大板弯矩分布的不均匀性取值方式的差异,虽然弯矩总量相同,但在具体部位的弯矩差别很大,尤其柱边弯矩(支座负弯矩)。经验系数法支座负弯矩为1/2.1~/1.3。根据实配钢筋承载力比例分配弯矩总量,支座负弯矩是1/3.8~1/2.5
表1、均布q=17.75kN/m2荷载下大板区格弯矩

总弯矩
kNm
总弯矩平均 kNm/m
支座负弯矩
kNm/m
跨中正弯矩
kNm/m
《评估》
1344.70
166.01
91.82
74.19
经验系数法
(柱上板带)


166.01
59.76
JG-STRAT 有托板
1345.40 (0.05%)

345.35
50.70
JG-STRAT 无托板
1347.93 (0.24%)

226.65
66.20
解析公式
1344.70

541.38
59.29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12
图6、佳构STRAT软件计算中间梁格弯矩Mx (显示1/4梁格。左有托板,右平板)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13
图7、板式楼盖弯矩积分算子解析解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14
估算公式,1)忽略大板在柱帽边缘处的弯矩(见图1中的Mside),2)忽略了柱支撑无梁楼盖弯矩分布的岛状特性(非线性分布)。
虽然原文的意图是估算单独的、悬臂的托板的受力,但如前面1.1所指出的大板也同时参与作用,这种粗略的估算下的分析结果很难说明问题的。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15
图8、原文截图C

3、该工程在JG-STRAT软件中的复算
根据《评估》提供信息,在JG软件内构建57跨规则模型,x向柱跨8.1m,y向柱跨8.65m。结构平面及网格剖分情况,如图9所示。(这里采用标准跨模型,方便与《评估》结果对照分析。真实工程边界条件复杂、各点内力差异大,反而不易得出一般性认识。并且信息不完整,也不便针对原工程建模)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16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17
图9、佳构STRAT软件标准跨计算模型
(A中跨柱帽,B边跨内侧柱帽)

3.1、实配钢筋反算容许承载覆土厚度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18
前面计算q=17.75kN/m2时,受力较小的中跨柱边峰值弯矩M=313.85kNm/m (与图6位置相同),受力较大的边跨内侧柱边峰值弯矩M= 349.85kNm/m,见图10。由于是弹性计算,荷载、内力成比例,可反算中跨柱帽、边跨内侧柱帽达到极限弯矩标准值时所能承受的均布面载标准值。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19
也就是说,按照该工程实配钢筋,在覆土达到0.7~0.8m时,柱边板的弯矩即达到极限抗弯承载能力
注意到上述荷载、材料强度均采用标准值,没有荷载、材料性能分项系数所组成的安全储备,在正常情况下、在大概率下,覆土达到0.7~0.8m时,截面裂缝已经深度开展、钢筋濒临拉断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20
图10、均布q=17.75kN/m2时柱边板弯矩值 (左,中跨柱帽;右,边跨内侧柱帽)

3.2正常设计需要钢筋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正向分析,计算该工程正常设计情况下需要的钢筋面积。
按《评估》提供信息,恒载181.8=32.4 kN/m2,活载5.0 kN/m2,荷载分项系数(恒1.2/1.35,活1.4),材料强度采用设计值。佳构STRAT软件设计结果,列于表2。
结果显示,原设计钢筋面积严重不足,相差达到3倍以上。同时冲切承载力不足,柱边冲切比/为1.16~1.46,柱帽边则为1.46~1.56。

表2、柱侧边柱帽钢筋量

原设计
(cm2/m)
佳构STRAT设计(cm2/m)
柱冲切比
柱帽冲切比
中跨柱帽
15.71
50.85 (3.24倍)
1.16
1.24
边跨内侧柱帽
15.71
57.45 (3.66倍)
1.46
1.56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21
图11、佳构STRAT软件正常设计配筋面积 (单位cm2/m)  (左,中跨柱帽;右,边跨内侧柱帽)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22
图12、佳构STRAT软件冲切验算  (左,中跨柱帽;右,边跨内侧柱帽)
3.3 裂缝开展后柱边抗剪能力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23

柱侧边柱帽有剪力呈弯剪斜裂缝,可认为斜裂缝深度与弯曲裂缝一致,即有效抗剪混凝土高度为,如图13所示。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24
图13、柱帽弯曲裂缝深度开展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25
弯曲裂缝深度开展,截面严重消弱,大概率导致直接剪切破坏。——实际上,近年来倒塌的无梁楼盖,无一例外表现出这种破坏形态,如下图所示。也有专家提出过“直剪”破坏的可能。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26
安徽合肥某地库(2016.05)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27
北京某地库(2017.09)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28
广东河源某地库(2016.12)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29
广东中山某地库(2018.11)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30
山东烟台某地库(2019.08,本文撰写期间发生)
图14、柱头直接剪切破坏现象
4、楼盖坍塌原因的本文分析
这里总结一下前面分析结果。
1) 通过《评估》几处疏漏的调整,可能得到的是相反结论。按照原文思路,即便楼板、托板之间接缝面存在一定程度施工问题,现场荷载产生的剪应力也不足以使其完全滑移(见1.2、1.3节);即便产生完全滑移,分离后的托板、楼盖共同受力,也不具备坍塌的力学基础(见1.1节)。
2) 《评估》分析中所采用的荷载效应(弯矩值),多采用估算,没有考虑大板楼盖内力分布的不均匀性、非线性特征,估算值严重偏小,导致原文系列深入分析缺乏基础和前提。
3) 本文采用《评估》参数,对该工程复算。结果表明,该工程柱帽顶面实配钢筋的极限抗弯承载力,在没有正常安全储备的情况下(标准值),只能承载0.7m~0.8m覆土——这与坍塌当时实际覆土0.5m~1.5m一致的。另外,该工程柱帽顶面实配钢筋,只有正常、合理设计值的1/3。
4) 由于柱帽顶面配筋严重不足,在覆土0.5~1.5m情况下,已经弯曲开裂。并且由于配筋率仅0.22%,几乎是构造最小配筋率,裂缝开展深度达到截面高度的90%以上,并且裂缝宽度也在发展。如此悬殊的配筋下,裂缝处完全可能钢筋直接拉断,从而导致楼盖整体塌落
5) 即便钢筋的延性变形能力、不至于直接拉断,由于钢筋延性变形导致裂缝宽度增加,裂缝面骨料咬合、摩擦作用消失,柱截面周边柱帽竖向截面严重削弱,抗剪能力降低,产生直接剪切破坏导致楼盖整体塌落

5、深层原因剖析 ——弹性都没有算清楚,更不能指望弹塑性能算清楚
综合前文分析,最大的差异楼盖弯矩(即荷载效应)的取值,除了原文部分估算值外,很大程度上也就代表了现代有限元计算结果与传统经验系数法、等代梁法的差异。
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差异会导致工程安全问题吗?目前频繁坍塌是这个因素吗?

5.1 截面极限承载力与半极限设计方法
众所周知,现代混凝土结构设计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基于概率论,荷载采用极限值(设计值),截面抗力采用临界破坏时承载力,此时截面已经开裂、一般认识上进入塑性。
也众所周知,当前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其实是半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从荷载到截面内力(截面抗力)之间,还存在重要的一环——结构力学计算,力学计算是弹性的。为什么力学计算不采用相应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呢?——答案是目前技术条件还达不到。目前有大震弹塑性分析,但针对混凝土计算模型是高度近似的,损伤力学基本是沿用的塑性材料的本构模拟脆性混凝土,纤维模型混凝土受拉开裂即退出工作低估了混凝土作用、而高估了钢筋作用,两者都没有涉及裂缝——这一混凝土非线性状态的核心要素(如图13裂缝)。目前能在整体结构计算中实现瞬时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并考虑混凝土开裂后刚度的,国内外仅有作者主导研发的佳构STRAT软件(一些有限元计算中根据受拉应力计算裂缝分布,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裂缝宽度、间距相互偶联、成对出现,两者必须同时考虑,且必须包含混凝土、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
与大家常识相反,恒活重力计算要求高于大震计算。目前很多大震软件,连混凝土的基本滞回特征都无法实现,反正地震很少来,糊弄糊弄就过去了。恒活重力非线性如果计算偏离常识太远,就无法接受了。
半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对于混凝土结构,有其合理性。首先,各类分项系数(安全储备)确保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真的达到裂缝深度开展的极限状态(如真出现就是工程事故了)。其次,根据本人研究和分析,混凝土所导致的开裂,包括一些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只要裂缝处混凝土和钢筋未达到屈服,对刚度影响很小。因为梁柱墙的整体刚度是截面刚度积分的结果,裂缝处虽然截面刚度削弱,但裂缝宽度是小量,对积分总量影响很小。此时构件仍接近于弹性受力状态。
半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合理性的前提,是结构计算的准确性。结构计算得到符合实际的截面内力,以此为基础按极限承载力计算配筋,这样确保各个部分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裂缝开展有限,结构各部分均处于接近弹性的状态,弹性计算内力与实际截面抗力基本相匹配。如果内力计算不准确,某些部位计算内力小于实际值,将使设计的截面抗力不足,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开裂截面的混凝土或钢筋达到屈服,已经被裂缝削弱的截面就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塑性铰,刚度显著变化,半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将失去合理性前提。

5.2 弹性都没有算清楚,更不能指望弹塑性能算清楚——力学计算的核心作用
目前广为流行的看法是,“计算不准确没关系,混凝土可以塑性内力重分布”,“塑性重分布会把过大的力调小”,甚至“混凝土有徐变,徐变之后峰值弯矩会调小”,等等。如下图一段描述。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31

首先,如前所述,目前针对开裂混凝土的非线性分析,计算能力是非常弱的。——弹性都没有算清楚,更不能指望弹塑性能算清楚。寄希望于塑性内力重分布,实际上是在回避问题。塑性内力重分布绝对不是不准确计算的保险丝、避风湾。
其次,塑性内力重分布,是准确弹性计算基础上的可控过程。例如目前成熟的、明确可以利用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是梁、板恒活弯矩调幅,规范规定调幅幅度不大于25%。如表1、2所示数值,弯矩值本身都有倍数差异,远超调幅的范围了。如上图文字“其分析结果误差小于……”,人们不仅要问“弹性计算都有问题,怎样估计误差呢?”。
绝对不是说,弹性没有算清楚,塑性内力重分布之后,就能很准确了——这无疑是荒谬的侥幸心理、绝对不是一个工程师该有严谨作风!实际上,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士,一方面不了解弹性计算的要点、局限性、及最新进展,可能更不了解塑性计算的相关知识(很可能道听途说而已)。
至于徐变会降低弯矩峰值,是概念错误。同楼层龄期相同的混凝土,徐变与应力成正比,弹性变形也与应力成正比,两者相同,不会引起内力变化。
力学计算居于核心地位,结构可靠设计的前提是高精度力学计算
作者曾提出“建筑结构学科的三段论”(2017),认为结构工程问题可分为三个阶段,前一阶段确定荷载、确定材料性能属于概率论,后一阶段设计、建造、使用属于概率论,中间阶段由结构计算属于力学范畴,不属于概率论。此外认为“工程计算有精确解”,并且给出判断精度解的几种方法。
弹性计算都难以算清楚,这是客观事实,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现代力学计算的发展。
传统有限元以插值形函数、变分原理为基础,本身是个近似过程。对于杆系单元,只有均质直杆单元能达到精确解,其它都只能是近似解。本人所提出的积分算子法,首次为加腋梁、变截面梁、刚臂等非均质梁柱提供精确算法,首次实现预应力在各种条件下的精确解,为非线性纤维单元提供高精度解。对任意变刚度、任何单元荷载都能直接给出显式内力表达式——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再如高层结构中的剪力墙单元(膜部分),需在经典平面元基础上构件旋转刚度,数十年来一直是难题,工程中经常可见不合理、异常的计算结果,各软件结果差异大,部分软件性能尤其低。本人早些年提出的新型墙元,能完全不用罚单元的情况下可靠计算墙-梁节点,能适应工程常见极度狭长单元而达到精确解,近二十年内、在国内外所有软件中性能最强。有限元中的板单元相对成熟,但具体工程应用需要构建合理的计算模型,需要良好的剖分网格并消除普遍存在的内力奇点,佳构STRAT软件完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为板式楼盖提供高精度、可靠的计算,成为受力岛理论重要的一环。一种新型基础性算法的出现,将对学科的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佳构STRAT软件包含大量创新性理论算法,修补了建筑结构计算的漏洞和欠缺,将计算可靠性前推了一大步!
由于目前以软件为工具,需要意识到所采用软件的可能存在的欠缺,同时也需要意识到以佳构STRAT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原来不能算清楚的,现在可以算清楚;原来精度低,技术发展可以实现高精度计算。结构计算达到精确解,是可预期的目标,也是必然趋势
5.3 柱支承大板楼盖支座、跨中弯矩是非线性关系
梁弯矩调幅是线型关系,即支座减少量与跨中增加量相同。柱支承大板楼盖的柱边支座弯矩、跨中弯矩增减,是非线性关系。支座弯矩减少量,远大于跨中增加量。如图9所示结构,将柱帽板刚度折减到0.2倍,达到弯矩调幅的效果。中跨沿轴线切面的弯矩分布图见图15,调幅前后弯矩值列于表3。这种调幅是通过计算的到,调幅之后的内力分布仍平衡、完备,弯矩总量保持不便。
可看出,支座减小量是跨中增加量的6.1倍。
由此可见板式楼盖不同于梁式楼盖的特性,不能简单沿用板式楼盖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方法。
表3、柱支承大板楼盖调幅前后弯矩值 (cm2/m)

调幅前
调幅后
增减量
柱边支座
739.4
588.1
-151.3
跨中
117.4
142.2
 24.8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32
图15、柱支承大板楼盖调幅(柱帽刚度折减)前后弯矩分布

5.4 柱支承大板楼盖塑性铰的分布特征
塑性铰本身是个近似的方法。首先是物理上的近似,将有着丰富细节的开裂区域,近似为一个有刚度的转角(如图13所示开裂截面)。其次在力学上近似,即便对于相对简单的两端塑性铰直线梁,作者早年曾根据积分算子法推导塑性铰等效刚度,是两端塑性区相互偶联的复杂公式,经典的Giberson公式只是其中一个特例,如图16。即便如此,也只能转角等效、不能挠度等效,是力学上高度近似。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33
图16、两端塑性铰直线梁的塑性铰刚度

对于梁支承板,弯矩相对均匀,支座、跨中相差较小,采用塑性铰极限弯矩设计方法尚能接受。对于柱支承大板楼盖,柱周边弯矩集中,支座、跨中相差极大,采用塑性铰极限承载力方法,自然是误差很大的高度近似。
下面图9工程为例,按专著内典型无梁楼盖试验塑性铰特征,进行有限元计算,见图17。取塑性铰线宽度0.4m,板单元刚度折减到0.02倍。取中跨板左下1/4各铰线之外的弹性版,弯矩Mx示于图17。可见,弹性板靠近柱帽的下底边弯矩Mx=214~133,并非理想的均匀分布。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34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35
图17、大板塑性铰线,及铰线之间板块弯矩Mx(恒载)

5.5 无梁楼盖结构形式的演化
国内近十多年实心板无梁楼盖在地下车库的广泛采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空心板楼盖。空心板楼盖以佳构STRAT软件和受力岛理论为主导,在地下车库这类大荷载结构取得很大成功。由于地下车库容许较大自重的楼盖,有时为了避免上浮需要增加楼盖重量,人们自然延伸到填实空腔、做成传统的实心大板。
空心板楼盖经济做法是增大板厚、减少钢筋量,使得以抗冲切为目的的柱帽厚度,与空心板厚度相差不再悬殊。甚至在一些荷载较小的大跨度板,采用暗柱帽——柱帽与大板等厚。
这些理念,都自然沿用到实心板无梁楼盖上。图18是升板结构技术规程中插图,与图9以北京某车库结构侧面轮廓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这种演化。如图19所示柱帽、托板,是1956年翻译的前苏联专著《无梁楼盖》内插图,该专著内所有柱帽都是这种型式。
当前工程常见的柱帽,在传统无梁楼盖概念中,更多称为托板。而传统意义上的柱帽,多指斜度很大的锥形、甚至是柱端扩大头。这种柱帽的刚度极大,所以在一些近似直接法、等代梁法中,大板支座弯矩只需取柱帽边值。
而目前无梁楼盖工程,为了简化施工,绝大多数不采用柱端扩大式的柱帽,而只采用加厚的平板,即托板。一些虽然做成锥形,但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托板特征。
柱帽形式的变化,导致楼盖的内力控制点(弯矩峰值),由柱帽边转移到柱侧边。
宽大的柱帽,使楼盖弯矩分布仍呈线性特征。柱截面对于楼盖尺寸是小量,可视为集中点,楼盖弯矩必然呈现非线性特征、柱边弯矩峰值远大于梁式楼盖。
这种演化本身,是社会需求发展的自然结果。并且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楼盖的非线性特征也能可靠计算。但是,需要意识这种结构型式演化,所导致的受力变化。一味拘泥于所谓的已有经验,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36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37
图18、升板规程无梁楼盖插图(上),与北京某车库的侧面轮廓(下)

板式楼盖频繁事故再探_38
图19、1956年翻译前苏联《无梁楼盖》专著内柱帽的型式
5.6 无梁楼盖力学分析方法的演化
我们关注无梁楼盖力学分析方法,是以试验曾经出现的塑性极限状态为基础,还是将无梁楼盖作为弹性体为基础。
《评估》介绍了无梁楼盖计算方法的发展过程,但似乎不全面。朱聘儒编著《双向板无梁楼盖》第2-1节分析方法简介中提到三种途径,也是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是弹性理论,即弹性板经典四阶偏微分方程,以及基于该方程的三角级数解、差分解。第二阶段是极限平衡法,通过试验发现可能出现塑性铰线的形态,假定塑性铰线之间大板为钢筋,用静力平衡或能量法计算大阪内力分布。第三阶段是有限元法,提到有限元法塑性内力调整的问题。注意到,有限元法是弹性理论的数值解法,同样属于弹性法。
实际上,基于塑性设计的极限平衡法,并没有充分发展和应用。很多文献都介绍了1956~1962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大针对双向板无梁楼盖系列研究,用在当时属于先进技术的结构电算,分析数百种楼盖形式,找出不同长宽比、不同轴线明梁刚度比条件下,楼盖的内力分布(弯矩)分布规律,并用足尺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这些分析结果,形成ACI 规范中针对无梁楼盖的直接法、等效框架法等所谓的实用方法,并被我国升板规程及其后各类规程沿用。很显然,这些实用方法的基础仍是弹性理论。虽然早期有试验确定可能的破坏形态(即所谓塑性铰分布),发展塑性方法以解决无梁楼盖这种包含复杂边界条件、甚至异形的大板计算,但一旦技术具备,还是积极弄清其弹性受力特性、发展以弹性受力为基础的设计方法。毕竟,大板复杂受力是客观现象,人为划分塑性铰只是高度近似计算,在弹性受力都不明白的情况下,人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技术能力,让大板按照设定的方式破坏
伊利诺斯电算,分析了柱帽宽度(或柱宽度)对大板内力的影响,有两个结论。一个结论是,当柱帽宽度c与板跨L比值c/L=0~0.3时,支座负弯矩(柱上板带+跨中板带)与弯矩总量比值2/3~0.6,随着c值的减小柱上板带弯矩增大。但也止步于偏宏观的柱上板带弯矩,没有进一步体现柱上板带之内、支承c侧边的弯矩峰值,这一峰值会随着c的减少而急剧增大,呈现非线性特征。(可理解为当时电算技术条件限制,即便现在很多有限元软件也不能出该峰值)。另一个结论是,当c/L增大时轴线处明梁弯矩会减少的所谓“异常情况”,给出的解释是“起拱效应”。本人对此的理解是,随着c值减少柱边出现峰值,明梁与大板协调变形明梁也会有峰值,并且由于弯曲刚度更大峰值更显著,随着c值增加、峰值降低从而明梁占比也随之降低,并非异常情况。可见受当时技术限制而对问题认识的局限性。
伊利诺斯电算在50~60年代电算刚刚兴起、尚未普及的时候,进行系列细致分析、找出规律性认识,以便形成比此前方法更精细的实用简化算法,是无梁楼盖设计技术上的重大进步。但同时也需要意识到,在超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有限元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这么说,今天一个普通工程师利用JG-STRAT软件(其他软件不能确保这点),可以在更大型、更复杂的一个无梁楼盖工程中,采用比伊利诺斯电算更精细、更准确、更快速的电算分析——每一个工程都可以比伊利诺斯电算更“经典”
如果不从当时的技术背景考察问题,不客观分析其局限性,不了解技术的动态发展,盲目推崇所谓的“经典”,无疑会阻碍技术的发展!更何况这里所说的经典,并不是一般意义的严密的解析推导过程,本身也是数值分析的结果(作者并不低估其历史意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士,很大程度上不了解现代计算技术的发展(或者说不愿了解,或者其他不方便在本文中论及的原因)。
综上所述,无梁楼盖力学分析一直是弹性理论占主导,此前几十年占主导地位的直接设计法、等代框架法的是弹性设计方法,是基于数值分析总结的实用简化方法。

5.7 板式楼盖有限元计算有其特殊要求
如前所述,受力岛理论包含当前条件下的分析计算模型,即“细分板单元计算模型”。该模型将大板用细分板单元模拟(Slab Elemnent),梁柱仍用梁单元(Beam Element)模拟,这是在当前电算技术条件下,最为成熟、可行的计算方式。
板式楼盖有限元计算有其特殊要求,并不是都采用细分板单元就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1) 需要板单元足够细分。当前板单元不同于梁单元,不能达到精确解,常用4节点板单元内部的弯矩呈线性分布,要模拟出柱帽部位非线性的弯矩分布,必须足够细分才能达到。例如JG-STRAT很早以前就建议板单元剖分长度0.5~0.8m,柱帽加密至0.3~0.5m且不少于66网格。
2)需要正确模拟板柱节点受力,体现柱对板的面支承作用,消除计算力学意义上的奇点。当柱用梁单元模拟时,对板的支承是一个点,该点处大板内力异常增大,刚度也不正常,使计算严重失真。该处作为楼盖受力的峰值点、控制点,如果计算不正确,计算将失去意义。
3)需要处理网格敏感问题。如果前面问题没处理好,板剖分网格较小时柱帽内力偏大,而剖分网格较大时柱帽内力偏小,计算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实际上,正是这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大部分软件虽然也同样采用细分板模型,但结果并没有正确体现岛状受力特征。尤其是柱帽部分,由于处理模型细节处理不当,内力严重偏小,我们已有专文分析此问题。前文所针对的坍塌无梁楼盖车库,在软件计算几乎涵盖所有工程的今天,为什么原设计柱帽钢筋严重偏小?其中原因是很明确的。
作者十多年前提出受力岛理论,针对的是等代梁等简化实用设计方法所导致的柱帽配筋偏小,实际上近年来基于部分软件细分板单元模型的无梁楼盖设计,其柱帽配筋甚至小于等代梁的结果!更有甚者,由于缺乏对板式楼盖受力特性的认识,将细分板单元电算结果,与等代梁方法比较,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对工程设计造成严重误导。
等代梁的近似性导致无梁楼盖不安全,坍塌频率是几十年一次。而目前部分软件计算的严重问题,导致国内无梁楼盖的坍塌一年一次、一年数次!而部分针对坍塌原因的分析,或者以偏概全,或者浮于表面不涉及根本原因,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对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的正确方向,以至于坍塌事故持续不断。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