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锦凌水库建设刷新“辽宁速度”

时间: 2020-08-03 09:26 阅读:





核心提示





锦州这3年:锦凌水库建设刷新“辽宁速度”


核心提示

就在锦州满怀发展激情,在新一届市委领导下,全面实施沿海突破战略,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之际,在辽宁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进一步明确未来5年辽宁发展大业的目标和思路,更将进一步振奋锦州的士气和凝聚锦州的力量。

这士气,这力量,已经开始蔓延到锦州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感染着满怀发展豪情的锦州人。在锦凌水库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展现着“锦凌人”的士气和力量。9月21日上午,锦凌水库工地沸腾了,混凝土大坝在热切关注的目光中成功合龙,现场的很多建设者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锦凌水库的建设者们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呈上了一张漂亮的民生答卷。

锦凌水库2009年5月20日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37.08亿元,施工总工期为54个月。截至目前,水库工程累计浇筑混凝土40万立方米,完成了混凝土总量的80%,共动用土石方200万立方米,部分坝段高度已达40米。

锦凌水库是锦州小凌河干流上的唯一一座大型控制性骨干工程,水库总库容9.65亿立方米,坝址距锦州市9.5公里,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029平方公里,占小凌河总流域面积的59%。锦凌水库建成后,将锦州城市防洪标准由现在的30年至50年一遇提高到50年至100年一遇,彻底解决城市发展“水荒”瓶颈,营造出绿意盎然的库区生态景观。

锦凌水库工程开工两年来,解决了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土坝填筑、金属结构制作安装等环节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采取了“严冬建起大棚增温干,盛夏采用科技手段降温干”的办法,确保了混凝土连续不间断地浇筑,以“两个全省第一”的成绩刷新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辽宁速度”。

欣喜的水库建设者们拍照留念。

民生夙愿今得偿

“环山水亦奇,襟海山更爽,彩翠忽成岚,时作烟雨想。”这是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描写“凌河烟雨”的诗句。锦州小凌河的美丽景致跃然纸上。翻开《中国古代地名大辞典》,其中对锦州有这样的描述:“百船枕水盛,锦州以下通舟楫。”100年前的锦州小凌河水量充沛,在小凌河上驾船可以绕着锦州城直接驶向大海。

然而,美丽的小凌河也给锦州百姓带来了无数次灾难。据史料记载,1494年和1537年,两次大水使义县平地水深三尺;1904年,锦州城连降大雨,河水漫堤;1917年,1930年,1949年,1950年,1959年,1962年,1984年……再到1994年7月,锦州暴雨成灾,时任锦州市委书记的张鸣岐在察看灾情时,不幸牺牲在大凌河尤山子附近……

凌河两岸的水患足以写成一部厚厚的锦州灾难史。根除水患、兴修水利,成为历届人大、政协会议上谈论不完的话题。答案是清晰的,从现实和长远的发展来看,要彻底根除水患,解决城市发展“水荒”瓶颈,应该在开发地表水上做文章,在小凌河上游修建锦凌水库是唯一的、最好的办法。

从1980年开始,锦州市的水利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勘察、测量和论证工作。30多年来,锦州市的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建设锦凌水库的决心始终不变。2009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农经【2009】1275号文件,批复锦凌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5月20日,锦凌水库工程开工奠基。锦州人30多年的梦想一步步迈向现实。

锦凌水库建成后,每年向锦州市平均供水8930万立方米,年平均防洪和供水效益达5.23亿元。库区还将成为锦州市的一个新景点。锦凌水库将拦截小凌河上游来水,形成广袤水面。清风吹拂,水面泛起涟漪。在碧水蓝天间,荡一只小舟,畅游在碧波之上,和朋友、家人共同分享生活;或登上水库附近的青山,采摘水果,吃农家饭菜,享受“农家乐”。

锦凌水库混凝土大坝成功合龙。

追冬逐夏争朝夕

时间回到2009年5月20日,当锦凌水库开工仪式的鞭炮声、欢呼声逐渐淡去,艰巨的建设重任摆在了建设者们的面前。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建设者们按时保质完成了锦凌水库坝下漫水路、导流明渠、一期围堰填筑、围堰基础防渗、基坑土石方开挖、砂砾料筛分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7项重点工程,夺取了第一次攻坚战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库冬季施工难题摆在了工程技术人员面前。

大规模混凝土大坝的冬季施工,据说只有前苏联有过相关经验。2009年深秋,天气变得极为不安分,迅速转凉。锦凌水库的工程技术人员查资料、翻书本、问同行,集体研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晚,终于研究出冬季施工方案:借助基坑的深度,使用钢结构保温大棚,在保证混凝土浇筑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拌和与浇筑。形象地说,就是在大坝上“扣大棚”。

给大坝“扣大棚”,谈何容易?施工保温大棚不仅要按照工业厂房设计,具有结构轻、跨度大、空间高的特点,还要能够满足挖掘机、载重车辆等大型施工设备作业,同时还要承受风雪等恶劣的自然天气。又是多少个不眠之夜,锦凌水库的工程技术人员网上查、图书馆里找,还去北镇市请来了棚菜生产专家进行探讨……

很快,大棚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大棚骨架采用轻型钢结构,利用大坝基坑地形搭建,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总长度320米,宽度46至60米,高度7至10米,大棚桁架间隔6米。棚膜覆盖采用聚乙烯薄膜和双层彩条布复合结构。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采取分隔断增温施工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实施24小时质量监管,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经过两个月的监测,环境温度和混凝土浇筑温度完全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锦凌水库工程采取了“严冬建起大棚增温干,盛夏采用科技手段降温干”的办法,确保了混凝土连续不间断地浇筑,以“两个全省第一”的成绩刷新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辽宁速度”。

青山秀水惠锦城

仅仅是3年前,锦凌水库大坝库区还是一个青山环绕、凌水伴行的静谧小村庄,如今,混凝土大坝雏形已现,两侧土坝建设如火如荼,一座令人震撼的巨型建筑呈现在世人面前。

锦凌水库工程建成后,将会给锦州带来哪些变化?在水患面前,锦州将勇敢地说“不”;在“水荒”面前,锦州更是将勇敢地说“不”。这一切,将给锦州“城市南扩”战略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为锦州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增大安全系数。一位水利专家告诉记者,锦凌水库的建设除了能提高城市防洪标准、缓解城市供水不足外,其衍生的发电、渔业、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也十分显著。

目前在建的锦凌水库发电站,将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的水电能源,每年发电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百万元;锦凌水库对小凌河水的调节作用很强,河水水量丰沛时蓄水,枯水时放水,小凌河中下游季节性断流的情况将成为历史。锦凌水库水源不仅可以替代现有的地下水开采,还可以恢复地下水的采补平衡,改善地下水环境。锦凌水库建成后,锦州市民放眼美丽的凌河公园,春、夏、秋三季都是碧波荡漾的河水,冬季则是天然的滑冰场。

锦凌水库建成了,展现在锦城百姓面前的将是一片水清清、树成荫、鸟语花香、群山滴翠、水天一色的美景。锦凌水库水源涵养林建成后,将会在水库大坝的顶部、中部、底部分别形成环绕库区的景观林带、生态林带和经济林带,为保护库区生态安全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为锦城增添一处靓丽的绿色景观。

按照项目规划及施工进度要求,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造林120公顷,植树22万株。今年二期工程全面启动,主要工作包括物资准备、技术培训、整地、打点、挖坑、植树、浇水,预计造林面积将达160公顷,植树28.6万株

来源:互联网yyg七二检测-工程检测,教程,报告,记录,程序,考试,标准,招聘,求职等

<a href=http://qejc.c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七二检测</a>路桥

七二检测路桥

25万粉丝共同关注,把握路桥市政行业动态,分享精品工程案例,探讨专业技术话题,参与热点问题讨论。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七二检测路桥或者zhulonglq,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七二检测路桥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