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BIM类目 > BIM和云

BIM和云

作者:编剧华子 时间: 2012-04-24 00:00 阅读:

BIM和云 ygU七二检测-工程检测,教程,报告,记录,程序,考试,标准,招聘,求职等


云计算,稍微关注一下IT行业讯息,就会发现“云”已是高科技行业(Hi-Tech)的代言人了;世界上著名的Hi-Tech公司没有一家不在研究面向IT云时代的商业模式的转变;云,是高科技和金融精英们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对企业的未来商业模式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然也包括AEC建筑工程行业。BIM, 建筑信息模型,目前也越来越多地为AEC业界人士所耳闻和关注。AEC行业是“传统工业”的代表,从设计方式和手段角度看,似乎从来跟Hi-Tech不沾边,直到近两年BIM的日渐广泛应用,才给我们这个行业突然造成了革命性的影响并增加了高科技色彩。正是因为BIM强烈的高科技含量-3D建筑模型+关联数据库(建筑信息),使一直习惯埋头画图、对图、以计算机为代笔工具的大多数工程师们面对BIM有些茫然而不知所措;美国应用BIM 比较普遍,但深度广度参差不起;在中国,BIM多数还停留在战略专家的文章里和年轻设计师简单的软件操作层面上,而行业的真正主导者(开发商、建造商和设计院)可能只是耳闻BIM 这个概念,对云跟BIM有什么瓜葛更是闻所未闻;当然,IT 精英们正忙着做在全球的云框架部署和编写企业云框架战略的建议书,对AEC 这个低科技行业根本不会关注。所以,在目前BIM 和云还是分属行业里的最热门话题而且大家都忙于论战优劣得失的时候,当我们听到在此有一家设计公司已经默默无闻地完成了BIM应用体系下的IT云框架,会是怎样的好奇,随之是惊羡! BIM+Cloud, 是个多么高贵的结合!但两者的联姻,除了令人炫目的高科技性,会有朴素的实用性、世俗的经济性、以及现实的可操作性吗?在国内,云在应用层面于专业IT人士都感觉比较遥远,那么于我们这个高科技盲区的AEC设计行业是不是简直遥不可及呢?Little的云是不是华而不实的孤品呢?读了本文之后,你会发现Little的云实践极其朴素、低调而务实,但有着巨大的现实作用。
BIM与云的CPU整合:
云计算的最基本优势就是整合CPU能力。而BIM 对硬件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呢?所有人在听了BIM概念宣讲之后,紧接着就会问:既然 BIM 应用能力如此强大广博,什么样的PC 能与之匹配呢?要花多大的代价更新现有设备呢?BIM软件每年新版本增加的新功能模块令人不忍不追,同时又对计算机运算能力带来巨大的挑战,硬件对软件的追逐什么时候是尽头?对硬件如此高的要求一方面极大限制了项目层面的应用,另一方面更是企业全面推广BIM 的严重顾虑之一。我们有些BIM 项目PC已用到4核16G内存,仍感不满足,而我们怎么好意思给企业推荐这么高的配置的计算机呢?应用云的源动力是如此简单: Little应用BIM以来,PC的更新周期为二年,到2009年,终于更新不起了。而设计师对新设计软件强大功能的追逐和其应用水平的拓展是无止境的,更是应该鼓励的,那是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利润所在;软件开发商考虑到未来云技术为其硬件支持环境,不会再瞻前顾后地考虑PC的承受能力。所以,企业一旦决定应用BIM,对云工作站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我在实践和推广BIM应用时,从一开始就知道并焦虑BIM 应用的硬件瓶颈和与之相应的无止境的费用增加,但一直苦于没有好的解决方案,直到我看到了Little 的云,才松了口气- 这正是BIM 所需要的!
设计协同工作模式与IT 云框架:
设计协同工作模式,在国内设计企业里听起来很新鲜,经常有人向我咨询什么是设计协同工作模式。回想一下国内巨大多数设计企业的工作环境- 设计师以个人PC为主战场单兵作战,设计文件交流时,大点的公司通过服务器、网络,多数通过Windows“共享”,还有不少用个U盘拷来拷去;文件之间的关系要么是割断的,要么是交叉混乱的链接,文件能否实现准确及时交流全靠个人觉悟和操作。所以设计师之间经常为“互提资料”而发生口角,更严重的是影响了设计进度和质量。有识的设计企业发现那种单兵作战方式效率太低、工作秩序混乱,所以决定推行设计协同工作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将设计文件放在公共的平台上、执行共同的CAD标准进行协同设计,这种工作方式得以实现一是要靠标准约定,二是要有公共平台- IT 网络和公共服务器或数据中心。关于标准,当然应该首先标准化应用程序。设计师们,再环顾一下你们周围,恐怕没有二台工作电脑上的应用程序的设置是一模一样的,尽管你们做同一个设计或属于同种专业。一个公司内员工PC上大到操作系统(WINXP、VISTA 或WIN7)、中到专业软件版本(AutoCad2006或 2008,中文的、英文的)小到软件和项目设置,简直五花八门、防不胜防,协同工作标准怎么去制约这些非标准的工作环境? 如果要员工更新或加入公司定制的标准设置,更是难上加难,只能劝说或直接到PC上一个一个地去执行。将标准的、唯一版本的应用程序映射放在云上,所有的用户都去执行这个程序,对协同工作的标准化简直是飞跃性进步,云,终于帮助我们解决了协同工作中最基本的标准化-应用程序标准化的问题,而传统的服务器只能存储调用文件,而应用软件都装在PC上,如何看得住?关于协同,就是几个人同时工作,文件之间是“超链接”(AutoCAD的Xref, Revit的Link)。传统服务器只能解决在本地(本公司)的实时协同和数据共享;脱离内部局域网,通过外网,文件只能是上传-下载式的交流过程。只有云,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异地限制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协同和数据共享。所以,IT云框架,除了提升CPU能力,对设计协同工作模式有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具体到BIM,BIM 建筑模型本身就是个协作模型。如果你认为一个人完成一个BIM建筑模型也没什么问题,那么你对它应用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就太浅显了, BIM 不是建模的工具。BIM模型上的协作基本上是无止境的,真实的建筑全生命周期(从设计、施工到运营)所包含的各阶段、各专业信息都可以集成在这个模型上面,有些信息是可以按先后顺序加入和传递的,但设计过程中应该是各专业协同的-也就是项目组所有人员同时搭建这个模型,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实时的、不受地点限制的协同工作,只有IT云框架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工程师&IT 人员与BIM&CLOUD技术结合:
设计师和设计企业里的IT 工程师似乎老对不上话。设计企业里当然设计师是主宰,国内多数企业由于对IT作用的不了解,对IT框架的要求就简化为PC安装维护+网络维护管理+设计文件归档;IT 人员经常抱怨像个“小媳妇”一样,疲于解决PC 的硬件问题。采用协同工作模式,IT人员不再仅是个“Trouble Shooter- 麻烦解决者”,而是担当了保证协同工作平台安全、高效运行的方案解决者。BIM 的应用引入了新潮IT 云框架,AEC 行业里的IT 工程师们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当我接触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立即将要点简单地翻译了一下,发给建筑师和AEC IT 朋友;开始反馈是, IT谈IT的,建筑谈建筑的;而我就对建筑谈IT能做到什么;对IT 谈建筑/BIM需要。其实,这篇文章为了尽量能让BIM/AEC 专业和IT 专业的人员同时读懂,对于两个专业特有的、更深层的行业技术特点没有详细论述,所以要真正“读懂”该文,同时使之对本企业BIM IT发展有战略实施指导意义,需要一个跨专业的部门,同时了解云技术和BIM 技术特点, 然后提出一个整合型的BIM 应用的IT云框架。此框架又会极大改善和促进BIM 的应用模式而不是简单地提升计算能力。译者虽然是建筑师、工程项目主管,但因某种机缘同时兼任着企业CAD/BIM协同工作平台建设与管理,并主管着IT,因与IT技术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一些,对好的IT对设计企业的支撑作用感受也深一些。于IT, 设计人员只期待着什么,但不能明确地指出他们能究竟想得到和能得到什么,所以经常出现沟通障碍。作为IT, 能主动为企业设计的管理应用模式出谋划策、提出具有远见而务实的IT 解决方案是多么难得,很幸运我们在Little 设计公司里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创新团队和团队的领军人物-方开辉。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