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监理行业改革,必须先根治这六个问题!

作者: 时间: 2019-07-09 00:00 阅读:
85
监理行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历史时期,由于相关政策尚不明朗,导致人们产生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以下影响监理发展的六个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不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
 
问题一:监理的责任主体地位不明朗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指出:“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特别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也指出:“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责任,特别是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

据此,部分人便认定建设监理单位将由过去的责任主体转变成了非责任主体。事实上这是错误的。

因为文件中首先强调的是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监理作为各方主体之一,自然是包含在内。文件强调特别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恐怕是有关部门在考虑到监理制度在经过31年的实践后,监理日益降低的主体地位和监管作用的客观事实,才主动为监理松绑减负的。

然而在现实中,监理的责权冲突日益严峻,近些年来,因为工程安全事故监理受到牵连的越来越多、所担责任也越来越重。对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把含糊的说辞划分的更加详细和明确,并切实的落实到实践当中。

问题二:监理资质到底还要不要

监理资质乃至监理行业会不会取消,一直都是行业改革的焦点,结合国家“放管服”的整体部署和要求,以及招标代理等工程资质取消的相关经验,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监理资质的取消是大概率的事。

然而具体的规划和时间表迟迟未决,终究会让时刻神经紧绷的监理人心神不定。小编认为,短期内取消监理资质不太可能,原因有三:一是资质取消会加剧监理行业的乱象,造成行业的崩溃;二是会使得原本已十分严峻的工程质量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三是数量庞大的从业人员有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

由此可以推断监理行业短期的改革趋势:逐步取消强制监理,简化监理资质,大力推行全过程咨询和个人执业。

问题三:监理的地位日益下降遭受轻视
 
监理本身要为工程的质量安全负责,然而在现实中监理服务被局限十分严重,基本上只体现在施工阶段,甚至仅被局限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而且有更加边缘化的风险。

比如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开始自己组建有关机构来取代监理,有些建设单位虽然聘用了监理,但也是为了应付规定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直接同施工单位打交道,绕开了监理的监管。对于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也是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置之脑后。

这样就会形成监理越来越边缘化、功利化和局限化的局面,逐渐动摇监理行业存在的根基。

问题四:监理收入待遇太低,留不住人
 
监理收入低是监理人吐槽最多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在于行业的高智专业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从而造成整体利润不高,形成了待遇低—留不住人—服务质量差—收不上价格—行业不景气—待遇低.....的恶性循环。

而且近两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整体低迷和各种成本的不断上升,建筑市场的整体规模和利润增长在普遍下降,再加上监理取费本来就不高、入行的门槛较低、恶意竞争严重,很多监理企业甚至出现了不干等死、干了赔钱的极端情况。

解决监理行业收入低、待遇低的难题,除了要开放监理取费指导之外,还要逐步找回监理所应有的行业自信和自尊,同时考虑推行个人执业,从而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问题五:对监理的要求不切实际
 
有的建设单位认识到自身的专业力量有限,确实是想委托监理单位帮助自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但对监理工作了解不足,对监理的期望不切实际,只想着花最少的钱,让监理干更多的活。

而有的单位,则把监理当做摆设,甚至是签字工。他们认为平时不需要监理人员在现场,等到验收等关键时刻,监理能到现场签字就行,它要求的只是一个形式,文件中有监理就行,所以他也只需要付给你、一点点费用就行。

监理人的尊严,就在这一次次挣扎中消耗殆尽。

问题六:全过程咨询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吗

引导监理开展全过程咨询是国家推进监理行业创新发展指导纲领的重要内容,自2018年5月推行全过程试点后(其中监理企业是主力),目前已经有近十个省市已先后出台了本省市的全过程咨询改革方案。

全过程咨询虽然是一条不错的监理转变之路,但是是不是唯一的一条我们不敢轻易下结论,在短期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更多监理资料分享、学习交流
欢迎你扫码入群
QQ群: 738772183
监理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